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7 9:0:2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ㅤㅤ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够在文字中再现:读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仿佛看到人民解放军正以锐不可当(dǎng)之势解放全中国;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zǔ)设立;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的精彩表演让我们_______;读《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_______、治学严谨、没有狭隘(ài)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他激励鲁迅继续写令“正人君子”所________的文字;读《回忆我的母亲》,朱德的母亲一生不辍(zhuì)劳作的精神,让我们敬佩;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光荣与梦想,追思与_______,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文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dǎng)
B.遗嘱(zǔ)
C.狭隘(ài)
D.不辍劳作(zhuì)
(2)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 诲人不倦 深恶痛急 缅怀 B.叹为观止 悔人不倦 深恶痛疾 湎怀 C.叹为观止 诲人不倦 深恶痛疾 缅怀 D.叹为观止 悔人不倦 深恶痛嫉 湎怀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787引用:16难度:0.8 -
4.人无信不立。诚信就像砝码,放上它能够稳定人生的天平,使之不再摇摆不定。诚信就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留下真诚。班级将要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活动把本次活动标语补充完整。
(2)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名人故事说诚信
活动二:
活动三:组卷:2引用:2难度:0.7
二、传统文化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承天寺ㅤㅤ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①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俨然结一魁星形也。
【乙】
记承天寺②夜游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畜:同“蓄”。②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后功亏其一而止
②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
③月色入户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
-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ㅤㅤ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ㅤㅤ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ㅤㅤ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ㅤㅤ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ㅤㅤ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勿勿的少年朝拜者。
ㅤㅤ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ㅤㅤ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ㅤㅤ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ㅤㅤ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选自《开花的课桌——当代散文佳作选读》)(1)本文主要写了我们三十年前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2)第④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4)有人建议将标题“30年的重量”改为“跨越时空的师生情”。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说明理由。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是人生的一段旅程,是拼搏的一种姿态,是奋发的一股力量。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上下求索的精神,寻找着青春的答案。勤学苦读是宋濂找到的答案,弃医从文是鲁迅找到的答案,科技强国是桂海潮找到的答案。青春路上,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
请以“寻找青春的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组卷:219引用:2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