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理工学校职教高考部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7 2:0: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别人喊他,他好像没有什么____,仍专心致志地看着书。
    ②我们这次到西藏,实地__了拉萨地区藏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③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____班主任站在身后,他_____没有发现。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5难度:0.5
  •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 1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政一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榻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门,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卫友们的欢迎。
          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跋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平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巴驹子”擎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库胧的冬晨消失了。
          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写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织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人生太淡然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选自《读者》2011年第3期)(1)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4)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

    组卷:7引用:1难度:0.6

六、写作(本大题45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中国精神?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下面一组画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国激光陀螺研究领域泰斗、工程院院士、已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虎:86岁的他,穿着跨栏背心编程的镜头上了央视。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不服输的劲头,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我们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北斗”重要奠基人、交通运输信息化专家王淑芳:追梦“北斗”卫星导航十九年,攻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20多项。功成名就的她,放弃部队相对轻松的安排,奔走于大江南北,到“北斗”最大的用户——交通运输行业做推广应用。
          自幼喜爱音乐,因意外失去右手,却笑对未来的圆梦女孩林安露:装上智能义肢的她,和钢琴大师郎朗“四手”联弹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让人沉醉,让人动容。而这背后,是她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义肢无数次的磨合“交流”。
          你心中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当代社会最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请结合材料阐释的具体内涵,联系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