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2 19:0:8

一、积累•运用(30分)

  • 1.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班级开展“诗和远方”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相关任务。
    ㅤㅤ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离 (  )》到唐诗宋词【甲】càn(  )若星河的篇章,亦柔亦刚,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生机勃勃。中国诗词早已将民族品格【乙】精神力量níng(  )聚在字里行间,更融入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mài(  )之中,生生不息,代代流tǎng(  )。当下我们要传承经典,【丙】要束之于高阁,【丙】要让古老文字通过不断运用,再次融入时代生活,最大限度激起大众共情,为一代代人提供不间断的文学zī(  )养和文化支撑,这是诗歌永葆生机的不二法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2)两个【丙】处依次填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A.不是……就是
    B.不仅……而且
    C.不是……而是
    D.不仅……而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柔亦刚”“生机勃勃”“古老文字”“永葆生机”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文段画线句是一个并列复句。
    C.【甲】处的标点应是省略号,【乙】处的标点应是顿号。
    D.“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在这里运用正确。
    (4)下列有关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水调歌头”和《天净沙 秋思》中“天净沙”都是词牌名。
    C.《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于升官途中。蓝关即蓝天关。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直接使用多个暗喻,歌咏“四月天”的种种美好,借此赞美“你”带来的爱、温暖和希望。作者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少年情怀总是诗》,完成相关任务。
    少年情怀总是诗ㅤㅤ少年情怀总是诗。诗染四季跋涉路。
    ㅤㅤ面临不幸,当学榜样。“一封朝奏九重天,①
     
    ”的人生骤变(韩愈),②“
     
    ,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坎坷煎熬(刘禹锡),“有弟皆分散,③
     
    ”的漂泊离散(杜甫),都能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面对宦海浮沉,不堕报国之志,不忘济世之心。
    ㅤㅤ面对生活,当有激情。或赞叹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④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或感慨知音难觅:“噫!微斯人,⑤
     
    ”(范仲淹《岳阳楼记》),或因“⑥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而触景生情。
    ㅤㅤ少年的我们也不乏浪漫与热情。或有“醉翁之意不在酒,⑦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自然意趣,或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或抱“长风破浪会有时,⑧
     
    ,”(李白《行路难》)的雄心壮志。不论风吹雨打,都应砥砺前行
    ㅤㅤ愿同学们珍惜诗意年华永葆少年初心永远风华正茂
    (1)将文段中的古诗文填写完整。
    (2)试朗诵这段话,向你请教。你以划线句为例,从语气语调方面帮他分析并提供朗诵建议。
    (3)文,或许会激发你的诗性。请你以《少年》为题,借助意象,写一首小诗。(四行)

    组卷:9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 6.班级开展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诗歌创作课ㅤㅤ文珠老师分配到这所乡镇中学刚满一学期,校长就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开一门选修课。分配给文老师的,是诗歌创作课。
    ㅤㅤ为了备课,文老师把有关诗歌创作入门的书都买了回来,研究如何上好诗歌创作课。然而,一到课堂上,看到这波乡下孩子亮晶晶的黑眼睛中,有质疑,有期待,又有一丝讪笑,文老师满腹的大道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她只好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我的奶奶”,然后交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诗歌创作的标题。
    ㅤㅤ下面一片嗤笑声。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难道要写一首诗,歌颂祖孙情深?这太没劲了……”文老师笑着说:“不,我要让大家闭上眼睛,想想奶奶发脾气的时候……”
    ㅤㅤ这一下,孩子们有话说了。
    ㅤㅤ有人举手,声称奶奶这会儿准在集市上跟人吵架呢。“那些不知足的买菜人,会把翠生生的蔬菜剥掉一层,才肯称重,那可是奶奶千辛万苦种出来的菜。奶奶气坏了,会一手抓住顾客的马甲袋,一手拽着别人猛掰菜帮的手,非要讨个说法,问剥下的菜叶能不能吃,这是不是浪费?”奶奶卖完菜,会挑着一筐买菜人剥下的菜叶回家,她用这些菜叶烧菜粥、煮面条,一样好味道。奶奶总说,不要认为只有菜心才甘甜细嫩,浓霜露水都泼洒在外面的这层菜叶上,这几片叶子,味道真不赖呢。
    ㅤㅤ文老师欣喜地点了点头:“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美的道理。”
    ㅤㅤ另一个孩子说:“这会儿,我奶奶正在练签名呢,签不好,就打自己的右手,骂右手笨,不争气。”他说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堂弟、堂妹一直被托付给爷爷奶奶。“之前,我们三个孩子的作业本和试卷,都是爷爷签名的,我奶奶不识字。每次爷爷签名时,她只负责端茶递水,在一旁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可是,爷爷去年去世了,奶奶必须学习自己签名了。是我教会了奶奶写自己的名字。”他说,奶奶拿着笔照猫画虎,不免有些急躁:“这笔怎么拿起来比铁耙子还重?”话虽这么说,但奶奶还是每天坚持认认真真写一百次“倪学仙”三个字。大冷天的,奶奶写字写得左手如冰,右手如火,出了一头汗。“但我觉得,学写字这件事,把奶奶从痛失爷爷的悲伤中拔了出来,让她对学习新事物有了自信。”
    ㅤㅤ文老师抬起手,向着那个孩子竖了竖大拇指:“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倔强的心性啊。”
    ㅤㅤ还有一个孩子说:“今年奶奶种的橘子大丰收,这会儿,果贩子正在地头压价呢。”他说奶奶会跟他们吵嘴、来回掰扯,只为了橘子的收购价能涨两毛钱。但最大最甜的上百斤橘子,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果贩子,她要给在外地的儿孙们各邮寄一箱,还要留下一部分,专做橘子香膏。香膏做起来可麻烦了——先把橘皮内侧的白色经络用小刀削去,把橘皮切成细末,在石臼中进一步舂烂,加入葵花籽油,隔水蒸两个小时,接着,把橙黄的香油过滤出来,在油中再加入蜂蜡,隔水加热搅拌,使蜂蜡融化,趁热注入一个个带盖儿的小瓷瓶中,等待凝固,这就是橘皮香膏了。奶奶不仅给儿媳妇做,给大孙女做,也给出嫁的女儿做,还留一罐给自己。“每天,梳头洗脸后,奶奶都用小勺儿舀出一点儿香膏,在手腕和脖子后面点抹开,空气里都会有橘子的清爽香气。邻居们还会取笑奶奶,说她臭美,70岁了还用香膏。”
    ㅤㅤ孩子们听到这里,哄堂大笑,但接着也许被触动了某根心弦,所有的人都静默了。讲故事的孩子脸上也浮起一丝羞愧。这帮粗心的、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没这样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奶奶……奶奶也许仍像少女一样,会打心眼地渴望能戴花、能爬树割蜂蜜、能摸鱼捞虾吧?因此,她才固执地保留了古法制香膏的手艺。
    ㅤㅤ文老师想继续点拨面前这个动情讲述的孩子,忽然,她把手收了回来。她觉得,诗歌课讲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张开眼睛,去审视长辈的内心世界,去审视乡村大地上有情万物。
    ㅤㅤ不一会儿,教室里一片蚕吃桑叶般的书写声。文老师意识到,创作一首敏锐而独特的小诗,并非她这个老师的功劳,在孩子们心灵深处,诗歌的泉眼本来就在,她只不过拨开落叶、清理乱石,让这些泉眼重见天日、泉水汩汩流淌而已。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作者明前茶)(1)作品写了三个奶奶,她们分别因什么事而发脾气?
    (2)文中写同学发言后,大家先“哄堂大笑”,接着“都静默了”。请揣摩同学们“静默“时的心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是文老师说的话,它们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①“不,我要让大家闭上眼睛,想想奶奶发脾气的时候……”
    ②“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美的道理。”
    ③“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倔强的心性啊。”
    (4)阅读了这篇作品,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组卷:376引用:3难度:0.5

三、表达•交流(60分,含书写5分)

  • 7.ㅤㅤ青春如画,呈现的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精致淡雅;青春如曲,奏响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士当年万户候”的意气风发;青春,又如诗,回荡在我们心怀的,永远是那抹“恰合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葱与纯真。
    ㅤㅤ请以“青春如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清楚,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级名和人名。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