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二次周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资讯、培训乃至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贯穿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谷歌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就有80多亿美元;“脸书”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并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作出变革,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6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无疑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IT基础设施,同时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或APP牢牢绑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摘编自高健钩《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B.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中国已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推动客户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
D.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来杀熟,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材料一举谷歌公司、“脸书”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大数据正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C.两则材料不约而同提出,需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
D.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就能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提高执法效率。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
B.众多快餐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开始根据“送外卖”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
C.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
D.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23引用:8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湘江一夜(节选)
周立波
一九四五年七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吃罢夜饭,八路军一支军队的前卫部队从湘东的山区出发,越过一个大煅,往湘江急进。
迷蒙的月色笼罩着村庄、树丛、水田和茅封草长的田塍路,也照出了映在田边的急移的人影。司令员董千带着一群人到达一个老坳底下。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
“敌人离我们好远?”董千拿起望远镜,了望蒙胧的南面。
“就在前边村子里。”大队长指着远处一片墨黑的地方。
“敌人为什么不开火,也不前进?”董千沉思一阵说,“鬼崽子们还没有摸清我们的企图。”
一片蛙鸣里,从南边地面传来一种响动,那是铁锹挖掘泥土和沙石的声音,董千判断说:“挖掩体。看样子,鬼崽子们是采取守势。”
董千大手一挥命令大队长:“去攻打东边公路的碉堡,吸引他们注意通往长沙的公路。”
不久,机枪声大作。手榴弹的爆炸,激荡着夜空。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炽烈,他们不光是对准公路,而是向东、西、北三个方向盲目狂轰了。
敌机在天空吼叫。听到敌机下蛋的刺耳的噪音,警卫员宝古佬猛一下子把董千推倒在高坳底下的荞麦田里,自己扑到他身上。一颗炸弹落在坳上水田里,一阵泥雨落在宝古佬的肩背上。飞机还在近处低空盘旋着。董千暴怒地把宝古佬掀开,爬上高墈,对战士们挥手叫道:
“散开,躺倒,不要惊慌,不要乱跑。轻重机枪向天空瞄准。”
警卫员们爬上墙来,拉司令员下墈。董千叫道:
“走开。”
“你得下去。”警卫员的嗓音也不小。
这时候,通讯员向董千报告,大部队摆渡完毕。董千问道:
“门虎他们呢?”
“还没有回来。”通讯员回答。
司令部的人都知道,董千蛮喜欢门虎。这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年纪还只有二十五岁,战斗经验却很多,而且,干啥都有那么一股劲。对他来说,好像什么困难和危险都不在话下。他和他的队员们侦察敌情,既大胆,又细心,得来的情报相当准确。他的责任心很强,司令员交下的任务,他总是千方百计去完成,从不打回扣。
“带信过去,叫过了河的同志们就地休息,我这里也快收摊子。”
夜气凉如水,月亮偏西了。船飞快地前进,层层水浪活腾地冲击船头,发出节奏均匀的柔和悦耳的音响。河西河面,一片平静。董千看看倒映了月亮和星星摇漾的光亮的水波,微笑对张参谋说道:
“将来,等到太平了,我要再到这里来,看看这河水,这月亮和星光的倒影。小张,你懂诗吗?”
“诗?我不懂。”小张坦率地回答。
“到了那时候。”司令员困极了,说到这里,打个呵欠。
“什么时候?”小张询问。
“人民当权的时候。”董千说。
突然,从上游传来了汽艇的马达声。在水上突然碰到了敌人,气氛一时有一点紧张。船上的人把大小枪支都压上子弹。正在这时,上游传来手榴弹的一声巨响和一阵枪炮声,接着又是几响手榴弹。随后,大河上下,一片寂静,汽艇的马达也哑巴了。董千的困劲给这意外的情况撵得无影无踪了。
船靠了岸。
司令部的炊事员老伍提着一条鱼,笑眯眯地走过来,送给董千看。
波江顺利。过了河,很快要进到山区,敌人奈何不得了。部队将一路滔滔,按照中央的部署,直趋粤境。想起这些,董千很愉快,他兴致淋漓地跟老伍说道:
“去,我帮你去烧鱼。”
没多久,鱼烧好了。正在这时候,一个便衣莽汉闯到了大门口。
“什么事呀?”
“门虎他……”
“快说!”董千着急地紧催。
“咱们船跟敌艇遭遇。”便衣侦察员继续说道,“门虎说,‘不能叫它下去。咱部队正在摆渡。’他叫艄公把船打横,拦住敌艇,随手摔了一个手榴弹,机器哑了,敌艇歪了。鬼子们还击。他……”便衣大汉用手捂住脸,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咱们队长,他……英勇……牺牲了。”
后边的话,董千还没有听完,就暴跳起来,往桌面上猛一巴掌,盆盆碗碗,调羹杯子,震得狂翻乱跳。司令员一阵狂风一样地冲出堂屋,怒声叫道:
“都给我走开。出发,立刻出发。”他冲出瓦屋的大门,一人一骑,飞奔前进。
堂屋里,马灯下,老伍在收拾桌面。眼瞅着躺在桌上的被冷落的大鲤鱼,声调低沉地说道:“鱼呵,你真不赶巧。”
七月早晨的南风,略有些凉意。道路两边的山里,滴着露水的通红的山花,烁眼地点缀在青翠的松树、楠竹和柞木的中间。这一天,行军六十里,董千没有开口说过话。张参谋后来回忆这段路程说,“司令员看见了路西一拱黄土新坟,连忙把脸转到东边去。由于一种痛心的联想,在早晨的阳光里,司令员的眼角挂着一颗颗泪珠。”但是这一点。没有第二个人证实。也许,正是张参谋自己的眼睛被泪水蒙住了吧?宝古佬不但没有看见这事情,还坚持说:“我们的司令员是一条硬汉。他从不掉眼泪,也从不叹气,脾气倒是有一个,那是不假。”
到了宿营的村庄,董千才开口,他高声叫道:“张参谋,叫他们赶快架起电台,向延安通报。”跳下骡子,他接着吩咐,“你给我们起个草,报告毛主席。稿子送政委和副政委看看。”
张参谋奉命电报的内容是:
“主席:已渡湘江。正经湘中,往湘南粤北战斗前进。董、王、王。”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机轰炸时,董千指挥战士的语言描写富有动作性,极具表现力,读者可以想见战斗的激烈情状和董千的心理变化。
B.小说情节设置精妙,侦察员对门虎牺牲经过的讲述,交代了之前董千渡江转危为安的原因,解开了悬念,照应万妙。
C.结尾电报内容简劲有力,流露出董千所部完成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强烈自豪,彰显了人民军队无往不胜的战斗风采。
D.小说注重场景描写,各种场景交替出现,战斗场景惊心动魄,生活场景富有情趣,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2)下列从叙述的角度对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多次变换视角叙述同一场景中的人与事,强化了关键细节董千落泪的审美价值。
B.张参谋和宝古佬两人言说内容的矛盾,增加了叙述的张力,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C.作者强调“没有第二个人证实”,意在点出张参谋关于董千落泪的叙述并不可信。
D.张参谋和宝古佬叙述腔调的差异,折射出两人性格的差异,从侧面刻画了董千形象。
(3)小说重点写“湘江一夜”这一横断面,表达效果独特。请简要分析。
(4)董千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28引用:8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便可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种烫伤称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创面疼痛感大多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通常烫伤面积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①
对于低温烫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要以为不太烫的东西就不会造成烫伤。②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7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论述的内容。每句不超过9个字。组卷:8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为什么要重视美育?就是要让孩子一直和美好的东西打交道,这样他看到丑恶的东西就不能容忍了,所以我们的教育规律之一,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把邪恶、丑恶的东西挤跑。
——苏霍姆林斯基 材料二: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结合在一起,培养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
——于漪 材料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下列一篇或多篇文章确定某一主题,谈谈你所获得的美的启迪。
《短歌行》(曹操)《登岳阳楼》《哈姆雷特》《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长沙》《红楼梦》《故都的秋》《边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