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我们传统的教育。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们就能够共同在一个国度里面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就来自这些。所以什么叫民族?民族一定是有共同文化的。
有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的强大。国民的强大就是国民都是有人格的,国民都是明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的内心里面都是有良知的。
读先秦诸子,就是让当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你去读先秦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能给你安一颗心。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给你安一颗有正义感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我们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体面的生活,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摘编自鲍鹏山讲演稿《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有删改)材料二: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理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先秦说理文的影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他们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章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韩愈、苏轼等人的文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从张衡的《髑髅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之类的文章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豪放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凡后世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琢,或婉约隽永,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不少至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里,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B.读先秦诸子,可以让我们有良知、有道义、有正义感,让我们学会了体而生活。
C.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对后代的佛教语录、理学家语录和专论体说理文都有影响。
D.先秦说理散文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对后世文学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有人格,明是非,有良知,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才能强大。
B.《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章学诚认为这种观点未必符合实际。
C.在论证庄子散文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时,李白的诗歌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论据。
D.先秦说理散文中有许多成语今天还在沿用,可见其对我国语言发展的深远影响。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教人说话做事谨守规矩,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C.老子提倡在事情将要完成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因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老子认为圣人应当“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4)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二,以下面节选的庄子的《秋水》为例,谈谈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同病相怜
欧•亨利 窃贼迅速爬进窗口,然后不慌不忙地干起来。
这幢房子是私人住宅。窃贼点燃了一支烟卷,开始悄悄地踱来踱去。他口袋里揣着一把三八口径的手枪,老是沉思地嚼着薄荷口香糖。
房子里的家具都用遮尘布蒙着。银器一定藏在远处的保险库里。窃贼并不指望有什么“意外收获”。他的目标是那间灯光暗淡的屋子。在那里可能捞到一些公平合理的职业利益——一些零钱、一块表、一枚宝石领针——他并没有不合理的非分之想。他看到窗子开着,便抓住了机会。
他悄悄地推开那间亮着灯的屋子的门。煤气灯火苗捻得很低。床上有一个人躺着。梳妆台上放着许多杂乱的东西——一卷皱折的钞票、一块表、钥匙、三个扑克筹码、压扁的雪茄、一只粉红色的绸发结,还有一瓶准备早晨提神的、还没有打开的溴化矿泉水。
窃贼向梳妆台走了三步。床上的人突然发出一声尖厉的呻吟,睁开了眼睛。他的右手塞在枕头下面,停住不动。
“躺着别动。”窃贼用平时谈话的声音说。床上那个人瞅着窃贼手枪的圆孔,果然躺着不动。
“现在举起双手。”窃贼命令道。
那个市民留着两撇尖尖的、灰褐色的小胡子,活像一个行施无痛手术的牙医师。他显得殷实、自恃、暴躁而不耐烦。他在床上坐起来,把右手举过头顶。
“另一只手也举起来,”窃贼吩咐说,“你也许两手都能使唤,会用左手开枪的。你总懂得‘双手’的意思吧?喂,快一点。”
“另一只手举不起来。”市民愁眉苦脸地说。
“怎么回事?”
“肩膀害风湿。”
“发炎吗?”
“以前发过。现在炎症往下转移了。”
窃贼站了一会儿,把枪对着那个患风湿症的病人。他看看梳妆台上的物品,又发窘地掉过眼睛看看床上的人。接着,他自己突然也皱起了脸。
“别站在那里扮鬼脸,”市民不痛快地厉声说,“你既然是来抢东西的,那干吗不动手?这里有一些东西。”
“对不起,”窃贼咧着嘴说,“我刚才也犯了病。风湿症和我碰巧是老朋友,那可便宜了你。我左手也害风湿。你没有举起左手,如果换了别人,也许早就开枪了。”
“你害了多久?”市民问道。
“四年啦。我想那不能算完。你害上这个病,一辈子都不会好——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试过响尾蛇油吗?”市民很感兴趣地问道。
“用过好几加仑了,”窃贼说,“假如我用来炼油的蛇首尾相连,恐怕可以从地球到土星打八个来回,它们尾巴的响声可以传到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再传回来。”
“有人服用契塞勒姆药丸。”市民说。
“咄!”窃贼说,“我吃了五个月。不管用。那年我喝芬格汉姆药水,抹吉列油膏和波特止痛剂,总算好一些;但是我认为起作用的还是我揣在怀里辟邪的橡叶。”
“你的风湿是早晨还是晚上痛得厉害?”市民问道。
“晚上,”窃贼回答说,“正当我最忙的时候。喂,你把手放下来吧——我想你不至于——喂!你有没有试过伯里格斯塔夫补血剂?”
“从来没有。你犯起病来是一阵阵的痛呢,还是持续的痛?”
窃贼在床脚坐下,把手枪搁在叉起的腿上。
“突然发作的,”他说,“往往在我没有料到的时候痛起来。我不得不放弃爬二层楼的活儿,因为有时候我爬到一半不能动了。我对你说——我觉得那些浑蛋医生真不知道怎么治病。”
“一点不错。我花了千把块钱,没有一点好转。你有没有发肿?”
“早晨有点肿。碰到要下雨的天气——哎呀,老天!”
“我也这样,”市民说,“像桌布那么大的一块潮湿空气从佛罗里达到纽约来的时候,我都知道。假如我经过一家正在上演《鸳梦重温》的剧院,里面泪水的潮气会害我的左手像害牙病似的悸痛。”
“痛得彻骨一上帝!”窃贼说。
“你说得对极了。”市民说。
窃贼垂下眼睛看看他的手枪,很尴尬地装出随便的样子把它塞进口袋。
“哎,老兄,”他不自然地说,“有没有试过肥皂樟脑擦剂?”
“去它的!”市民怒冲冲地说,“不如搽饭店里的黄油。”
“当然,”窃贼同意说,“这种药膏只配给小米尼擦擦被小猫抓破的手指。我想起来了!我们拿它没有办法。我发现只有一样东西能减轻这个毛病。知道吗?舒经活血、延年益寿的老酒。喂——这件事算啦——对不起——穿好衣服,我们出去喝一点吧。恕我冒昧,不过,喔!又痛了!”
“一星期来,”市民说,“没人帮忙,我自己就不能穿衣服。我怕托马斯恐怕已经上床了,并且——”
“起来吧,”窃贼说,“起来吧。我帮你穿。”
疼痛像潮水似的回来,淹没了市民。他摸摸他那灰褐色的胡子。
“这未免——”他开 始说。
“你的衬衫在这儿,”窃贼说,“起来吧。我的一个熟人说,奥勃菜油膏两星期就把他治好了,结果他能用双手打领结。”
他们走出门口时,市民转身想回去。
“我把钱忘啦,”他解释说,“昨晚放在梳妆台上了。”
窃贼拖住他右手的袖管。
“来吧,”他爽快地说,“是我请你出来的。你甭管啦。喝酒的钱我有。有没有试过金缕梅皮止痛水和冬青油?”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迅速爬进窗口”“不慌不忙地干起来”“悄悄地踱来踱去”等描写,写出了窃贼偷窃时的熟练与冷静。
B.小说描写了被遮尘布蒙住的家具、灯光暗淡的屋子、杂乱的梳妆台等,这些细节描写交代了房子主人的生活状况,为下文做铺垫。
C.从两人不厌其烦地交流治病经验可以看出,他们都饱受病痛的折磨,然而想尽了一切办法,却毫无效果,病情在不断恶化。
D.当窃贼要为市民穿衣服时,市民“这未免——”后面的破折号表示话未说完,他想表达的是让窃贼给他穿衣服显得不合适的意思。
(2)关于文中窃贼与市民的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贼皱起脸,是因为他风湿病犯了,市民因误会而说“别站在那里扮鬼脸”。
B.窃贼用假设的方式介绍使用响尾蛇油的情况,夸张的语言写出了其使用的数量之多。
C.窃贼与市民都花钱看病却没有一点好转,批评了当时医生对患者的不负责任。
D.窃贼称呼市民为“老兄”,称呼上的变化拉近了他与市民之间的心理距离。
(3)“手枪”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重要物象,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其作用。
(4)请分别从情节内容和给我们的启示两个角度分析本文与下面李涉故事的共同之处。
《唐诗纪事》卷四十六“李涉”条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盗贼们得此诗,如获至宝,用大量牛肉美酒馈赠,又两次拱手弯腰揖拜,并送李涉启程上路。组卷:24引用:7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① 。其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它的工作舱是迄今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单密封舱体。舱内设有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完成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更加温馨舒适,“床位”数增加到6个。后续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乘组6名航天员相会太空后,② 。
问天实验舱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可与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转位和停泊,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提供专用气闸舱,支持开展密封舱内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平台功能方面,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可以完全覆盖空间站组合体工作要求。③ ,问天实验舱能立刻顶上。另外,问天实验舱装载了8个实验机柜、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如同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据了解,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正在逐步实施,而这次成功的问天实验舱发射,代表着我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中奠定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而这次成功的问天实验舱发射,代表着我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中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B.而这次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代表着我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中奠定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C.而这次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中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D.而这次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中奠定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直率地表达出来,它可以成为一种动力,激励我们持续做事情。”
材料二:《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材料三:《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入贾府,曹雪芹这样写道:“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