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小明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两个月后,小狗体重达到了2.5公斤。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能生长发育
    ②能繁殖后代
    ③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组卷:574引用:34难度:0.5
  • 2.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仅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下列语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组卷:34引用:12难度:0.5
  • 4.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这说明(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5.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35引用:14难度:0.6
  • 7.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当看到模糊的状态①后,要想进一步调节为清晰的状态②,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操作是(  )

    组卷:267引用:32难度:0.9
  • 8.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器具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9.大熊猫“京京”和“四海”在今年足球世界杯举行地卡塔尔备受欢迎,大熊猫和它的“主食”箭竹相比,大熊猫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0.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最先分裂的结构是(  )

    组卷:300引用:8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50分)

  • 30.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CO2)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一是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图三表示在正常情况下不同CO2浓度、不同光照强度对该叶片吸收CO2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2)图一中,位于D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
     
    ],此时该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呼吸作用的强度。
    (3)根据图一分析,该植株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是[
     
    ]点,若光照增强,图中的C点会
     
    (填“左移”或“右移”)。
    (4)据图三可知,当光照强度为低光强时,从A点开始随着
     
    的增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当CO2浓度为B时且光照强度为
     
    时,该叶片可合成较多的有机物。
    (5)据图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植物的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组卷:76引用:1难度:0.3
  • 31.科学探究实践对加深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兴趣小组开展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实验一: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要前先对天竺葵进行
     
    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如图1将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摘下叶片A、B,进行脱色处理(如图2)
     
    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漂洗后滴加碘液则变蓝的叶片是[
     
    ]。
    (3)比较叶片A、B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证明:
     

    实验二:某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其操作设计如图,请分析回答:

    (4)实验二中用装置A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
     

    (5)装置C用不透明的纸片密闭玻璃罩的目的是
     

    (6)标志着本探究活动成功的现象是:
     

    (7)若该同学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