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色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1)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试举例加以说明。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不“死磕”一线城市、不追逐“铁饭碗”,正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在个人发展平台、就职区域、职业环境等方面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不久前,记者对全国34所一流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综合分析得出,近20所公布具体数据的高校,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超过90%,去基层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我们的毕业生有50%以上留在了西部,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洪义说:“基层就业尤其是农村就业,目前还面临着农村工作环境改善,待遇、职业能力提升等问题。”很多大学生村官非常优秀,但不少人有无法发挥专业特长的困惑,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魏洪义表示,如今不少农业专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时仍然首选大城市,这与相关的招聘和待遇政策支持不够有关,“希望国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向这些留在农村的大学生倾斜”。
    (摘编自《代表委员谈大学生就业:不“死磕”一线城市不追逐“铁饭碗”》,《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7日)      材料二:如果有一家公司并不是明星公司,什么情况会吸引你考虑加入?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中文网2019年1月11日)      材料三:近日,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启动“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明确将16岁至35岁的失业青年请出家门,为他们提供就业帮扶服务。近年来“毕业即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念正在松动,“慢就业”“错峰就业”等新观念悄然兴起。对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人来说,选择“延迟就业”未必是缺乏就业能力,也可能是一时无法确定就业方向,或处于对就业岗位“眼高手低”的矛盾之中,或正处在创业失败后的平复期。他们更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调动其主动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国家发力让失业青年走出家门,有更多与社会接触交往的机会,对青年积极就业观的养成非常重要。
          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出台,对政府部门如何完善就业服务机制也是一种启发,那就是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就业观来开展工作。广大青年对“有好工作”的期待,对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公共服务,不能仅简单提供几条就业信息,而是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感受,在服务方式上更加贴心。可以预见,随着时代进步,公共就业服务对象的范围将会更广,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也将与广大青年的就业观念同频共振。
    (摘编自《青年就业服务“贴身”更要“贴心”》,《经济日报》2019年4月8日)      材料四:即日起,广东省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以下简称择业期)政策,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毕业五年内,在就业、升学方面与应届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
          广东省放宽择业期政策的适用对象,往届生择业期内待遇与应届生同等,实际上给了更多毕业生一个缓冲期,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应关注就业数量的多少及就业率的高低,更应注重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大学生就业压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优势。试行择业期政策,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终点。促进毕业生就业,缓解学生的焦躁情绪,关键还在于学校的教育引导,要引导学生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而不是得过且过、迷失自我,也不是盲目追求稳定、高薪和一步到位。
    (摘编自《试行择业期为大学生就业添福音》,《中国教育报》2019年4月1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有些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会面临无法发挥专业特长,缺乏相应专业素质的问题。
    B.80后、90-94、95后选择工作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很看重高薪、培训机会和面试体验,相对来说都不那么看重企业文化。
    C.青年就业启航计划不仅能让青年人形成新的就业观,还能启发政府部门根据青年人的就业观展开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D.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能只关注就业数量及就业率,还应注重其就业质量,想办法把就业压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到基层就业的名校大学生越来越多,但因为相关的招聘和待遇政策支持不够,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时仍然首选大城市。
    B.在新一代年轻人选择工作时所看重的因素中,自由度高、福利诱人等吸引力不断增大,而晋升快、高职位等吸引力逐步下降。
    C.在当今时代,针对青年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不能仅简单地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也要符合青年人的就业观念。
    D.广东省试行的择业期政策,让择业期内的往届毕业生与应届毕业生享有同等的就业、升学待遇,使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宽松。
    (3)请结合材料内容,给面临就业的青年人提一些建议。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7.某中学高一年级组织“九月诗会”系列活动,请你完成该活动中的相关任务。
          (1)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理由不少于三点,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2)请你参照上面的小诗,题目、结尾不变,另择意象,自定立意,完成仿写。
          (3)请你在班级诗会活动中朗诵自己的仿写作品,并将班级优秀作品设计成活动展板。你准备给展板设计什么主题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主题:
     

    理由: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 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请至少结合两人的名言写一篇记叙类文章,不少于700字。

    组卷:72引用:1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