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笔记、笔谈、丛谈、随笔、随录、漫录等,今人常以“笔记”一名统之。古代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赅。在种类多样的札记体著述中,有一种是以学术探讨为主要内容,可称之为学术札记,其间多有真知灼见,是古代学术园地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札记是古代学术的重要载体。古人普遍重视札记在读书治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撰写札记可以督策学人勤读深思、力学进业。如宋朱熹训诫其子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以防息学。此外,札记写作还有利于学人存稿备忘、交流心得、练笔习文等。如明杨爵说:“或有所得,则随笔之,以备遗忘。”
          学术札记多有精妙之见。顾炎武写作《日知录》,一年之中“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积30年之功才写成此书,可见其札记乃苦心致思之所得。古代学术札记多类此,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或记下了学者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时乍现的灵光,或载录了学者经久探索某一学术问题所得的结果……其中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清汪远孙说:“唐以后往往不注一书,而偶有所得,杂见于笔录丛说者,其中不乏精邃之论。”
          学术札记不乏内在系统性。古代札记在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有感而发,信笔所至,了无拘束。正如洪迈所说:“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也如吕叔湘所言:“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因此,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学术札记也当然如此,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
          古代学术札记缺乏形式上的系统,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事实上,不少学术札记含有隐性的知识体系,即有如当下学者论析古代文论特点时所说的“潜体系”:“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是一种‘潜体系’……古代各种理论体系,包括文学理论体系和文学范畴体系,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弥漫和洋溢在一个立体网状的动态构造之中,而其平面静态的结构围式,则并不十分分明”(汪涌豪语)。学术札记的情形正似此。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因此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比如,乾嘉时代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零珠碎玑般地散见于各处,羼杂于考据性文字之中,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如果从论题或论域的视角进行宏观审视,整体把握和解读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论材料,则知其中蕴含着相通的思想因素,潜藏着内在的知识构架及其逻辑秩序,有其隐性体系。其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实际上包括训诂条件论、训诂对象论、训诂方法论等部分;其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方面,如其中训诂方法论包括因声求义、依形解义、考求故训等方面。
          总之,学术札记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前人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我们应予珍视,并善加借鉴和利用。
    (摘编自曹海东《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学术札记以学术探讨为主要内容,多有真知灼见,凝结着前人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B.札记是一种督策学人勤读深思,力学进业和学人存稿备忘、交流心得,练笔习文的著述,对读书治学有重要作用。
    C.古代学术札记在形式上自由洒落、散漫无制,随意抒写,不事雕琢,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
    D.文章所引用的洪迈和吕叔湘的话语,都体现了古代札记在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有感而发、信笔所至、了无拘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学术札记的相关论述,让读者了解到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的关系及学术札记的价值。
    B.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学术札记的性质、特点、内在系统性等内容,三者并无主次之分。
    C.第三段以顾炎武写作《日知录》为例,是为了论证札记乃苦心致思之所得,非一般人能写作成功的。
    D.文章除了使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引用论证,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札记虽缺乏形式上的系统,但并非完全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很多学术札记含有隐性的知识体系。
    B.学术札记暗含的隐性系统即所谓的“潜体系”,决定了其必然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
    C.学术札记是古代学术园地中绚丽多彩的奇葩,是古代学者思想结晶的精粹之论,我们要善加借鉴和利用。
    D.乾嘉时代的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从论题或论域的视角审视,存在着隐性体系。

    组卷:9引用:2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保密通信的原理是这样:Alice采用密钥K(随机数)将明文变换成密文,经由经典信道传送给Bob,Bob采用解密密钥K将密文换成明文。这个过程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Eve的窃听,那就是安全的保密通信。现代密码学采用的加密方法通常是用一定的数学计算操作来改变原始信息。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数学计算加密方法都是可以破译的。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们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技术,建立了量子密码学。量子密码装置一般采用单个光子实现,使通信双方建立通信密钥,然后再采用密码通信,确保双方的秘密不泄漏。
    (摘编自陈腾云《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实验研究》等)材料二:
          保证量子密钥系统安全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系统的安全性是国内外的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譬如如何有效地给出所有实际器件非理想性的度量方式和其对安全性的影响等。当前,量子密钥分配仍是量子密码研究的核心内容。量子密钥分配,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及“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保证。“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指观察者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待测物的“位置”与“动量”。“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是指在不知道量子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复制(即克隆)任何一个粒子的状态前,首先都要测量这个状态。但是量子态非常脆弱,任何测量都会改变量子态本身。因此,量子密码学原则上可以提供不可破译、不可窃取的保密通信体系。
          量子密码学中最早提出的BB84、B92协议以及后来许多密码协议都是根据这个原理。下面简单谈谈B92协议量子密钥分配过程。Alice将事先约定的信息(密钥)通过普通的公开信道传输给Bob。Bob进行检测,告诉Alice检测到的量子态。Alice对此进行检测。Alice和Bob从检测到的错误判断是否有窃听者Eve。若有,则放弃本次通信内容,进行数据纠错,使二者拥有的数据高度一致。如果Alice发现Bob没有检测到那些错误,此时,仍然可能存在Eve的窃听。在这种情况下,Alice可减少部分内容,将剩下的进行保密放大,再确定,最终获得安全的密钥。
    (摘编自晓军《最安全的密码——量子密码》)材料三:
          202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天翼量子高清密话以手机为载体,采用国产定制手机、量子安全SIM卡和国密算法“三重保护”。结合量子加密技术后,用户通过拨号盘即可直接拨打加密通话,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都会随机抽取卡内密钥校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再由量子网络实时生成一个新密钥加密会话数据。当任一方不支持此项业务时,通话自动回落到原有VoLTE通话。随着智能手机中存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和金融信息,消费者有着越来越多的加密需求。现在普通百姓可以购买量子高清密话手机试试了。
    (摘编自吴长锋《“量子密话”?我们与量子科技第一次亲密接触》)(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密码学和以往密码学一样,其理论基础是数学,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更好地防止任何非法用户的窃听。
    B.在量子通信中,即使量子密码不幸被电脑黑客撷取,也因为测量过程中改变了量子状态,黑客得到的会是毫无意义的数据。
    C.量子密码传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准确把握了量子传输的特点,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因此保证了量子密码的绝对安全。
    D.天翼量子高清密话采用“三重保护”,打破了一话一密的现状,加强安全保密性,符合消费者对加密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
    (3)量子密码为什么被称为最安全的密码?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组卷:3引用:4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家父子
    毕飞字
          老马的祖籍在四川东部,第一年恢复高考老马就进京读书了。后来老马在北京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但是老马坚持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口川腔挂在嘴上。
          老马的儿子马多不说四川话。马多的说话乃至发音都是老马启蒙的,四川话说得不错。可是马多一进幼儿园就学会用首都人的行腔吐字归音了,透出一股含混和不负责任的腔调。语言即人。马多操了一口京腔就不能算纯正的四川娃子。老马对这一点很失望。
          老马这些年一直和儿子过,他的妻子在三年之前就做了别人的新娘了。离婚的时候老马什么都没要,只要了儿子。儿子是老马的命。
          儿子马多正值青春,长了一张孩子的脸,但是脚也大了,手也大了,嘎着一副公鸭嗓子,看上去既不像大人又不像孩子,有些古怪。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马多一出家门就八面和气了。马多的考试成绩历来出众,那些分数一出来就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了。学校高兴了,老马也跟着高兴。
          在一个风光宜人的下午老马被一辆丰田牌面包车接到了校内。依照校方的行政安排,老马将在体育场的司令台上向所有家长做二十分钟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很动人,很抒情,《怎样做孩子的父亲》。
          老马是在行政楼二楼的厕所里头被马多堵住的。老马满面春风,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老马摸过儿子的头,开心地说:“嗨!”马多的神情却有些紧张,压低了嗓门厉声说:“说普通话!”老马眨了两回眼睛明白了,笑着说:“晓得。”马多皱了眉头说:“普通话,知不知道?”老马又笑,说:“兹(知)道。”马多回头看了一眼,打起了手势,“是zhī dào,不是zī dào。”老马抿了嘴笑,没有开口,再次摸过儿子的头,很棒地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马多也笑,同样竖起一只大拇指。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行。
          老马在回家的路上买了基围虾、红肠、西红柿、卷心菜、荷兰豆。老马买了两瓶蓝带啤酒、两听健力宝易拉罐。老马把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菜肴和饮料放了一桌子,看上去像某一个重大节日的前夜。老马望着桌子,很自豪地回顾下午的报告。他讲得很好,还史无前例地说了一个下午的普通话。他用了很多卷舌音,很多“儿化”,很不错。只是马多的回家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马多进门的时候没有敲门,他用自己的双象牌铜钥匙打开了自己的家门。马多一进门凭空就带进了一股杀气。
          老马搓搓手,说:“吃饭了,有基围虾。”老马看了一眼,说:“还有健力宝。”
          马多说:“得了吧。”
          老马端起了酒杯,用力眨了一回眼睛,又放下,说:“我记得我说普通话了嘛。”
    “得了吧您。”
          老马笑笑,说:“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
          马多瞟了一眼电视说:“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
          老马把酒灌下去,往四周的墙上看,大声说:“我是四川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主席能说湖南话,我怎么就不能冒出几句四川话!”
          马多说:“主席是谁?右手往前一伸中国人民就站立起来了,你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去,一开口中国人民准趴下。”
          老马的脸涨成紫红色,说话的腔调里头全是恼羞成怒。老马呵斥说:“你到坦桑尼亚去还是四川人,四川种!”
    “凭什么?”马多的语气充满了北京腔的四两拨千斤,“我凭什么呀我?”
    “我打你个龟儿!”
    “您用普通话写您的儿子成不成?拜托了您呐。”
          老马在这个糟糕的晚上喝了两听健力宝,两瓶蓝带啤酒,两小瓶二两装红星牌二锅头。那么多的液体在老马的肚子里翻滚,把伤心的沉渣全勾起来了。老马难受不过,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从床头柜里翻上桌面,启了封往嘴里灌。家乡的酒说到底全是家乡的话,安抚人,滋润人,像长辈的询问一样让人熨帖,让人伤怀。老马把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摊在桌面上,仔细辨认。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胸膛与胸膛的关系,全是心窝子与心窝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老马猛拍了桌子,吼道:“马多,给老子上酒。”
          马多过来,看到了周岁时的光屁股,脸说拉就拉下了。父亲最感温存的东西往往正是儿子的疮疤。马多不情愿看自己的光屁股,马多说:“看这个干什么?”老马推过空酒杯,说:“看我的儿。”马多说:“抬头看呗。”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
    “喝多了。”马多冷不丁地说。
    “我没有喝多!”
          马多不语,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
          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
    (节选自毕飞字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家父子的矛盾聚焦于对“川腔”与“京腔”的各执己意,背后的根源是两代人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
    B.马多两次对父亲说“喝多了”,简短的言语中折射出内心细微的变化,说明他对父亲的行为有了一些理解和体谅。
    C.开头叙述老马的祖籍、读书定居北京的经历、启蒙马多讲四川话、对马多的“京腔”感到失望等等,为小说情节和冲突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D.这篇小说不断转换叙述主体和视角,作者也常常跳出来以心理分析师的身份描述老马的感觉、思想等,这使小说的叙述呈现出多层次的审美效果。
    (2)小说没有具体写老马作报告的情景,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说,“老马的泪水一下子汪开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老马流泪的原因。

    组卷:8引用:2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但是,唐代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①              ,他们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河流吹,②           ;有时,对着新月吹,把月牙儿逗得久久合不上嘴;有时,竟对着彩虹吹,把天上那好看的一座就眼睁睁吹垮了。牛听着,倒是觉得很不错,还算悦耳,尾巴就轻轻卷起来,摇呀摇,春天或五月的夕阳,就缓缓地从牛背上摇落进了小河,牛和牛背上的牧童的倒影,倒影里的涟漪,一直在夕光里持续了好长时间,被一位散步的画家临摹下来,③              ,至今还收藏在博物馆里。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飞过秋千去。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组卷:7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2012年起,《新周刊》都会紧贴当年社会变化,评出年度汉字。
          2020年的年度汉字“封”。新冠肺炎疫情“封停”了地球人的生活。疫情带来的封锁,全球也在经历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封锁。一个“封”字,演绎了太多世间冷暖,让人们有了太多的思考和感悟。
          2021年的年度汉字“清”。在这并不容易的一年中,我们有了清零病毒的有力武器,达成了贫困县清零的巨大成就,清除了演艺圈的邪气歪风。清,这个美丽的词语背后是艰辛的努力。
          2022年的年度汉字“韧”。抗疫三年,中国的人民、制度、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三年可能走得慢了些,但是从未停歇;我们步履缓慢,因为我们重任在肩。疫情解封,2023年明媚的春光是对国人韧性的最好回报。
    《新周刊》向广大读者征稿,就以上三年的年度汉字联系生活和时代社会,谈自己的感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年度汉字来谈。你作为中学生的代表,向《新周刊》投稿,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阐明你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