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4 11:3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RNA。

    组卷:119引用:65难度:0.7
  • 2.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组卷:86引用:23难度:0.7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单位
    ②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其肽键数目会减少
    ③只能自己合成,不能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④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⑤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

    组卷:8引用:6难度:0.7
  • 4.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R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5难度:0.6
  • 5.如图为某二十肽,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6引用:4难度:0.4
  • 6.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4引用:24难度:0.7
  • 7.下列有关水对动、植物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在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降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渡过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衰老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
    ③癌细胞是一种分裂失控、代谢旺盛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也能够贮藏能量和为生命活动供能。

    组卷:33引用:12难度:0.9
  • 8.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C21HxOyN4S2(-SH+-SH→-S-S-+2H),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6引用:1难度:0.4
  • 9.如图为物质X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12引用:17难度:0.7
  • 10.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4引用:12难度:0.9
  • 1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3.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
     
    .在研究pH对蛋白酶活性影响时,在某个pH值条件下,由于实验错误,若增加底物浓度,那么该pH值条件下测出的该酶活性将
     
    (增大、不变、减小)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可用
     
    试剂鉴定.
    ②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
     
    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
     
    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③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理由是:
     

    组卷:16引用:3难度:0.5
  • 34.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DNA数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在甲图A、B、C、D中,对应丙图BC段的是
     

    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乙图中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
     
    (填“实线”或“虚线”)。
    (3)就甲图来说,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4)甲图中结构1的名称是
     
    ,结构2的名称是
     

    (5)甲图的A图中,染色体数是
     
    ,核DNA数是
     
    ,染色单体数是
     

    组卷:40引用: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