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7)
发布:2024/10/12 14:0:1
一、现代文阅读
-
1.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再生资源,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需要实施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有重要意义。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是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薄。
长期以来,公众养成了“简单方便”的垃圾混装习惯,虽然不乏一些对环保抱有热情的人,但也往往因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不愿执行。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很多市民逐渐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效果,久而久之,参与的热情也会逐渐削弱。
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大部分公益性环保组织仅限于做一些宣传教育的工作,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的绿色环保网络。
(取材于姜朝阳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深入引进循环经济管理理念,可以更广泛地将废弃物转化为再利用资源,从而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污染治理投入和环境监管成本,更好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垃圾量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采用科学的手段消纳这个极大的污染源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保护课题和社会经济课题。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前提。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含有许多可再利用的物质,如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通过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可将之再利用,转化为商品,变废为宝,创造出新的价值,成为环境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可促进加工处理废弃物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发展,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废弃物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垃圾处理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在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发展,也要靠政府的投资及财税政策扶持。生产单位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主力军,也是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例如在产品包装上,生产单位应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并标注宣传环保理念及分类回收方式的字样,加强对消费者的环保教育,使企业全面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向企业征收产品包装税,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重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效率。
(取材于赵雪梅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的城市,强制性要求企业和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并通过调控垃圾清运费来鼓励和督促居民减少生活垃圾。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市民如违反分类规定乱扔垃圾,就会被拘捕并处以巨额罚款。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立法对投放垃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必由之路。
当前,“垃圾围城”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虽然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还没有养成习惯,实际践行度普遍较低,立法强制施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规定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单位和个人可处以罚款。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明确垃圾分类是法定的职责,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应该依法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从该《条例》施行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垃圾分类对市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达到更好的效果,上海市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多渠道全覆盖宣传等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准确地参与垃圾分类。同时,社区建立了居民垃圾分类档案,以实现生活垃圾投放可追踪溯源,责任落实到一户一家。
垃圾分类正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步入对垃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行列中来。
(取材于王薇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垃圾是城市公害,但只要投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就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B.公众普遍欠缺环境意识,证明了过去我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是错误的。
C.居民坚持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不能光靠热情,还要改变图省事、图省钱的习惯。
D.民间环保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法规的工作中,没尽到职责和义务。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深入引进循环经济管理理念”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废弃物。
B.可以杜绝城市污染。
C.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D.可以促进技术发展。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城镇居民的责任大于农村居民。
B.材料二用数据表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弱了。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再生经济价值“的看法一致。
D.两则材料都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要依赖民间力量,减少行政干预。
(4)材料三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当前我国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公众、企业和政府分别做出哪些努力?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组卷:15引用:2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条大河波浪宽
刘建超 老街南有条大河,叫洛河。
洛河,又叫洛水,源头在秦岭龙凤山,从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间奔泻,贴着老街蜿蜒而下,曲回折转在巩义汇入黄河。
老街有了这样一条大河,自然会有许多与这条大河相关的故事。
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两情相悦。曹操却将此女指于二儿子曹丕。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为皇后,后又娶了郭贵妃,对甄皇后逐渐冷淡,甄皇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曹植怀念惨死的甄后,心神不定。曹植走出老街,来到洛河边,对着西沉的太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才思泉涌,便有了流芳后世的名篇《洛神赋》。
有一条在城市间穿行的大河已经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诸多的文化搅拌着浪花,让老街人靠着洛河生艳,滋长些许得意与自负。
水生提起洛河就满身得意,张口闭口都是洛河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他讲了多少遍,只要说起洛河来,他那张老脸就眉飞色舞,爱听不爱听都要给你絮叨絮叨。
当年水生爹洛老大在洛河捕鱼,鱼还没有见到,却看到沿河上游飘下一些烧焦的船板杂物。
兵荒马乱的时期,洛老大估摸是有船只失火出事了。
一只木盆晃晃悠悠从洛老大的眼前飘过,木盆里居然躺着一个婴儿。
洛老大截住木盆,抱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是个带把的男孩,孩子脖子上挂着一枚如意玉佩。孩子的小肚兜兜上用毛笔写有“水生”二字。
孩子看到洛老大,咧开小嘴笑了。
洛老大说,看来是咱爷俩有缘啊。
洛老大给孩子取名叫水生。水生跟着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水生十六岁那年,洛老大告诉了水生他的身世,叮咛水生,这如意玉佩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好生收着,说不准他们来找你呢。
水生连连点头。
水生还真的把这块玉佩弄丢过。
九月的洛河秋爽鱼肥,水生和巴义划着木船在河上捕鱼。巴义和水生是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巴义大水生两岁。
一条十几斤重的白鲢鱼落网,鱼挣扎得厉害,小网有点吃不住力,水生跳进水中,扑腾着把鱼儿抓上船,发现自己脖子上的玉佩不见了。
水生扎了几个猛子也没有捞到,急了,急得要哭。
巴义找了几个石头片,系上鱼线,抛入水中,看着石片下沉的位置,划出一个区域,说,咱俩分班,轮流下去摸,不能慌啊。
两人从晌午摸到太阳偏西,巴义手举着玉佩浮出水面。
两人筋疲力尽躺在河滩上。水生说,这事,不能让家里人知道。
巴义说,嗯,不说。
水生说,巴哥,我欠着你。
巴义说,嗯,欠着。
河水在两人身边欢快地流淌,扯不住的岁月随水而逝。
水生划着木船,停靠在河心洲。
绿柳成荫的草坪上,巴义虎着脸在钓鱼。
水生不说话,挨着巴义坐下。
巴义盯着水面,我请你啦,脸皮咋恁厚呢。
巴哥,你不请我咋把竹墩儿都预备下了?
就你能,就你势张是吧?咱娃子的饭店你也敢去封?
巴哥,我就是在巡视的时候,看到河边水里有气泡冒出来了。我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里放污水了。我也是着急,就通知了环保。谁知道咱娃听说要停业就和环保动了手脚。
你就为了护住环保,脊梁上挨了娃一铁锨?亏不亏?活该不活该?
不亏,活该。
巴义从衣兜里掏出一瓶药,治跌打损伤的,祖传的,抹上两次就好了。
水生脱掉上衣,把背转给巴义,够不着。
巴义把药倒些在掌中,按在水生乌青的背上,轻轻地揉着,你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弄事咋还恁起急?你该先来跟我说说,我去找娃说道。再说了,咱娃做个营生容易吗?你给封了,他能不急?
巴哥,咱俩光着屁股在洛河里扑腾大,扑腾老的。咱俩当年在洛河里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几口河水,饿了,啃着干馍,捞几只河虾嘎巴嘎巴就吃了。现在的河水,你还能喝吗?你和我一样心疼着这条河呢,我知道。
巴义给水生穿好衣服,就你这老脊梁,还能扛住几铁锨?
扛到哪是哪吧,谁让咱是洛河人哩。
巴哥看着水生脖子上的玉佩,亲爹亲妈的事,还找不?
水生指着洛河说,不萦系了。咱这洛河就是我亲爹亲妈。
巴义收拾起渔具。
水生掂起网兜,好家伙,这几条鲫鱼够大的了。让嫂子烧个鲫鱼豆腐汤,我陪哥喝两盅。
巴义夺过网兜,你想球的透美啊,我还请你喝酒?
水生说,我家稻花可是说了,今黑儿要是不在巴哥家混碗酒喝,就不让我进屋。
巴义笑了,娘们家都这德行,你嫂子也是说,要是不把水生兄弟带回家来喝酒,就不让我上床。那还癔症啥,走。
走。
夕阳坠在洛河的尽头,给波光粼粼的河水涂了耀眼的金黄,几只鹭鸟在河面上嬉戏。
巴义哥,咱洛河老是美啊。嗯,美着哩。
大河缓缓东去。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写《洛神赋》的传说,增强了文章的传奇性和洛河的神秘性,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水生的故事。
B.“河水在两人身边欢快地流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两人年少时的深厚情谊,和后文两人产生隔膜形成对比。
C.小说的语言极具特色,“咋恁厚”“咱娃”等词语的使用,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文章显得质朴而亲切。
D.小说以“大河缓缓东去”的景物描写结尾,既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3)文章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组卷:39引用:3难度:0.5
二、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领绣州刺史。周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未几,改卫州刺史。
宋初,入为左卫将军。蜀平,太祖知远俗苦苛虐,南郑为走集之地,故特命守忠知兴元府以抚绥之。四年,改汉州刺史。时寇难甫平,使车旁午,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钱以给用。每遣使,太祖必戒之曰:“安守忠在蜀,能律已以正,汝行见之,当效其为人也。”开宝五年,知辽州。民有阴召并①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九年,命将征太原,守忠受诏与孙晏宣由辽州入,既而与路罗寨监押马继恩遇,乃相与会兵入贼境,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
雍熙二年,改知易州,徙夏州。每西戎犯边,战无不捷。淳化二年,徙知雄州。方与僚佐宴饮,有军校谋变,擐甲及阍,阍者仓卒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顾坐客曰:“此辈酒狂尔,擒之可也。”人服其量焉。明年,加耀州观察使,兼判雄州。未几,召还,条陈边事,敷奏称旨,赐钱五百万。五年,又知沧州。至道初,移雄州。三年,复知沧州,拜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威德兼著,吏民不忍其去。咸平三年,入觐,遣还未行,暴卒,年六十九,赠太尉。
守忠谨悫淡薄,为治简静。太祖居藩日,素相厚善,及受禅后,每优任之,守忠处之益谦。从征太原,多与谋略,人罕知之者。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
(选自《宋史•安守忠传》,有删改)【注】①并:指并州,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B.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C.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宜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D.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是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被供奉时追尊的名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庙号并不唯一,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
B.“淳化”是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往往要更改一下年号。
C.“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D.“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守忠在蜀地任职时,为官清廉。由于战争刚刚平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库藏的钱财不足,他就用自己的钱来贴补。
B.安守忠军事才能卓越,战功显赫。征伐太原时,“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但因不是主帅,所以很少有人知他参与了谋略。
C.安守忠改任雄州知州,处变不惊。面对军校的阴谋叛变,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从容面对,在谈笑之间消除了祸患。
D.安守忠在太祖登基后,深受重用。他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因冷静诚实地处理政务,太祖不仅厚待他,而且优先任用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组卷:34引用:2难度:0.6
七、语言文字应用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组卷:393引用:47难度:0.5 -
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②一些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美誉度,开启了城市亮化工程。③政府实施景观亮化工程的初衷也许是好的,④但人们的行为在实践中逐渐与指导思想发生了偏移,⑤存在“你亮,我比你更亮”。⑥一些城市从卫星图象资料看,⑦纽约、巴黎等发达国家的顶尖城市夜空亮度也不如这些城市。⑧如此过度亮化,⑨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而且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组卷:86引用:18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