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周易•系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礼仪文化。《荀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强调礼仪文化依循三大伦理原则,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这三者是“礼”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
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生活自然需要相应的礼仪,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社会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即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而不是对天地神灵的被动膜拜;更强调家庭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严格等级区分;更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牧民”统治。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家庭、社会等的关系,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又体现了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传统礼仪以什么形式与当代社会对接,转化创新,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也是值得思考的。
以人情社交礼俗为例,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民之间形成特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这种关系在宋人的《蓝田乡约》中有精准表述,所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情礼俗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趋向淡化,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传统在城乡特别是广大乡村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情感性投资与工业商贸项目引入也促进了沿海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在民间社会传承延续,民间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所以,我们要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融合现代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精神,增进家庭、村落、社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让远离故乡的新城市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礼仪传统的现代转化,如传统节日的社区成员聚会、邻里间相互关爱等,在城市住宅区重新获得家园感。
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领域与重大节庆场合,传承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还可以有效地展示社会政治伦理,汇聚民心,树立国家文明形象。《荀子•礼论》云,“礼,以顺人心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国家公共生活中礼仪礼典建设,任职宣誓仪式,元旦新年、春节新年的致辞庆贺仪礼,先烈纪念日的礼敬仪式,清明祭扫英烈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医护工作者与感染者失去宝贵生命,国家在清明节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这一顺人心合人情的仪式的举行,不仅为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精神与情感助力,而且提升了我国的国家文明形象。“礼序乾坤,乐和天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都是盛大庄严的,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由此可见,礼仪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国家文明具有重大价值与特别意义。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国度,丰厚的礼仪文化理论积累与历代传承的礼仪实践,构成了礼仪之邦的文化表征,通过融合与转化,礼仪也构成了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面临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优秀的礼仪文化具有夯实中国文明与温润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
(摘编自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礼仪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中“以化成天下”的“人文”与今天所说的“人文”含义不同,它是以礼义为核心的体现族群与政教等伦理的礼仪文化。
B.在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已从传统的自然、家庭、政治伦理转变为新的生态、社会和政治伦理。
C.用人情社交礼俗进行乡村管理,是当下国家进行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增进家庭、村落、社区亲密关系的重要方法。
D.礼仪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礼仪文化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基础,能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用道理和举例论证,大量经典古籍贴合传统礼仪话题,新冠疫情、周年庆典观照现实生活。
B.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以华侨对故乡投资促经济发展和攀比等弊端对照,说明传统礼仪必须创新。
C.作者引用《蓝田乡约》说明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决定乡民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互惠关系。
D.题目即观点,文章分别从伦理和形式两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礼仪文化向当代礼仪的转化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国拥有悠久的礼乐文明,拥有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所以相比西方国家,我们更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
B.能够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等的关系,将礼仪文化创新性融入当代社会,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颠覆。
C.我们国家在2020年清明节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哀悼仪式与《荀子•礼论》中“礼,以顺人心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D.城市化改变了我国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这也决定了乡民之间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将会变淡甚至消失。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研究,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我国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针对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后续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扎实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摘编自《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2022年6月4日) 材料二:世界航天大国为什么竞相发展空间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提供长期的微重力等特殊研究环境。在地球上,生命体和物质受到重力的作用,某些本质规律会被掩盖,在微重力条件下有望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物质本质规律,如在微重力条件下会产生浮力对流极大的减小、沉淀和分层现象基本消失、压力梯度极大的减小等物理效应。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在轨工作了30余年,期间航天员乘航天飞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了5次维修,才使哈勃望远镜能够长时间工作,取得众多国际瞩目的科学成果。载人空间站还可以进行天地往返运输,实现实验模块更换及实验样品返回。在轨开展的生命、材料等科学实验,有必要将实验后的样品返回,回到地面做进一步研究,如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回到地面进行基因测序和后续的研究、材料样品进行剖分并开展X射线衍射研究等。除了这些案例外,空间站的建设对天文观测也大有益处,由于大气的吸收和干扰,宇宙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超长波等无法在地面有效观测到,相关谱段的天文观测需要发射观测仪到太空中开展观测。
(摘编自张伟《为什么要在空间站做实验?》,解放军报2022年3月25日) 材料三:什么是微重力?我们在地球上空300-400千米的轨道上,相对于6千余公里的地球半径,在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上重力并没有消失,为什么会出现微重力的现象?
如图所示,航天器在做近8千米/秒的高速运动,按照牛顿第一定律,航天器应该是保持远离地球的匀速直线运动,而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航天器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航天器所受的重力提供了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这两个力基本相等,使得在航天器上感受到的只有残余的重力,称为微重力。
(摘编自张伟《为何在空间站做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22年3月10日)(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微重力条件下加热比如水或空气等物体时,浮力对流消失后热交换基本停止,加热的水或空气可能停留在容器底部。
B.根据微重力条件下的沉淀分层现象可以得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C.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水压不会随水的深度变化,即不同深度的位置水压是基本不变的。
D.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当把铁块等密度大的物体放入密度小的水中时,这些物体将不会下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在广域巡天观测领域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其中巡天空间望远镜功不可没。
B.材料二通过列举哈勃望远镜成功在轨运行三十余年的例子,向我们论证了在微重力条件下有望发现地球上某些生命体和物质的本质规律。
C.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上航天器所受重力虽时有时无,但其仍然可以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使航天器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D.中国空间站舱内的太空实验室已经初步具备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技术,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建设空间站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6引用:5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买彩票
老舍
①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才够买一张的。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大的股员。三姥姥才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她们还立了一本账簿。
②上哪里去买呢?还得算卦。二姐不信任我的诸葛金钱课,花了五大枚请王瞎子占了个马前神课……利东北。城里有四家代售处,利成记在城之东北,决议,到利成记去买。可是,利成是四家买卖中最小的一号,只卖卷烟煤油,万一把十元拐去,或是卖假券呢!又送了王瞎子五大枚,重新另占。西北也行,他说,不但是行,他细掐过手指,还比东北好呢!西北是恒祥记,大买卖,二姐出阁时的缎子红被还是那儿买的呢。
③谁去买?又是个问题。按说我是头号股员,我应当跑一趟,可是我是属牛的,今年是鸡年,总得找属鸡的,还得是男性,女性丧气。只有李家小三是鸡年生的,平日那些属鸡的好像都变了,找不着一个。小三自己去太不放心啊,于是决定另派二员金命的男人妥为保护。挑了吉日,三位进城买票。
④票买来了,谁拿着呢?我们村里的合作事业有个特点,谁也不信任谁。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还是交给了三姥姥,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可是到底手脚不利落,不至私自逃跑。
⑤直到开彩那天,大家谁也没睡好觉。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不,不买房子,还是做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天上的星星,河边的水泡,都看着像洋钱。清晨的鸟鸣,夜半的虫声,都说着“五十万”。偶尔睡着,手按在胸上,梦见一堆现洋压在身上,连气也出不得!特意买了一幅骨牌,为是随时打卦。打了坏卦,不算,另打!于是打的都是好卦,财是发准了。
⑥开奖了。报上登出前五彩,没有我们背熟了的那一号。房子,铺子……随着汗全走了。等六彩七彩吧,头五奖没有,难道还不中个小六彩?又算了一卦,上吉,六彩是五百,弄几块做件夏布大衫也不坏。于是一边等着六彩七彩的揭露,一边重读前五彩的号数,替得奖的人们想着怎么花用的方法,未免有些羡妒,所以想着想着便想到得奖人的乐极生悲,也许被钱烧死,自己没得也好,自然自己得奖也不见得就烧死。无论怎说,心中有点发堵。
⑦六彩七彩也登出来了,还是没咱们的事,这才想起对尾子,连尾子都和我们开玩笑,我们的是个“三”,大奖的偏偏是个“二”。没办法!
⑧二姐和我是发起人呀!三姥姥向我们俩索要她的五分。没法不赔她。赔了她,别人的二角也无意虚掷。二姐这两天生病,她就是有这个本事,心里一想就会生病。剩下我自己打发大家的二角。打发完了,二姐的病也好了,我呢,昨天夜里睡得很清甜。
(1933年)
文本二:
⑨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各色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构成往往都在阐释着某种文化内涵,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这就是老舍的独特贡献——从文化视角出色地描写了市民生活。他从文化视角观察市民生活,他写市民生活,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市民生活的图景,使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在于通过市民形象的描写,解剖了国民性,批判了国民性。正是在这种描写与批判中,鲜明地呈现了老舍的艺术个性。
⑩老舍另一杰出的艺术成就是幽默——老舍式的幽默,他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这种固有的幽默风格是在对生活的思索更深化和对技巧的运用更娴熟的基础上,对幽默艺术的进一步追求,这主要表现在他把对幽默的追求尽可能地与对生活真实、性格真实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对社会的严肃批判结合在一起。由于老舍对市民性格批判的深化,幽默的喜剧中包含了悲剧的因素,体现为一种“含泪的笑”。
(摘编自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就说,“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表现出这种以小博大,渴望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有很长的历史。
B.文本二中提到,老舍通过市民形象的描写,解剖、批判国民性。表现在文本一中,作品的主要的批判对象是“二姐”等女性。
C.“算卦”这一事件,贯穿了“买彩票”的始终,这种行为展现了市民生活图景的一角,同时批判了旧文化中愚昧迷信的思想。
D.“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等叙述语言,带有典型的“老舍式腔调”,幽默滑稽又带有几分讽刺。
(2)老舍曾谈到,即使像“的、了、吗、呢……”这些词语的运用也不能忽视,因为语言是人物思想、情感的反映。文本一第二段两处画线句子中的语气词就具有这样的作用,请对此分别加以分析。
(3)文本二说,“幽默的喜剧中包含了悲剧的因素,体现为一种‘含泪的笑’”,请从情节、主旨、人物、手法四个角度中任选三个谈谈文本一是如何通过“买彩票”来实现这种幽默效果的。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更快的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带来的各方面压力,① 。记忆功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至关重要,② ,一直是科学家和大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提升神经突触的连接并改善记忆。在这一前提下,科学家倡导的生活方式干预,如科学运动,实质上是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激活我们机体本身,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近年来,科学家聚焦“运动因子”,即机体在运动后释放的一类细胞因子或代谢物等分子。通过分析这些运动因子和记忆功能的机制,有望在不久的未来,通过定量评估机体内不同运动因子的水平,预测或是评估运动干预的脑健康功效,进而指导个体调整运动方案和强度,③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句子中的“机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机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
B.宇宙古老、浩渺、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C.科学家对恐龙化石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恐龙灭绝可能的新机制。
D.中国医学研究团队在光感知促进脑发育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组卷:9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山东淄博文旅局局长宋爱香一段发言走红网络。她说道:“其实挺心酸的……一座工业城市,用烧烤来让它展现在别人的面前。我们东边是青岛,西边是济南,夹在中间,真的有你也可没你也行。当在划经济圈的时候,划济南我们在外边,划青岛我们是边缘。我们的城市被其他城市赶过了好多,我们的城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找突破口,是那帮感恩的大学生们,让我们的城市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山东淄博能够逆袭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定位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找突破口,最终才能抓住机遇,成功展现在世人面前。淄博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即将升入大学的你,又有哪些思考与感悟呢?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