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本巩固★

  •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四个字贯通古今,“千古”具有时代感,照应题目中“怀古”;“江山”具有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眼前景象并由这些景象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刘裕。
    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人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了伟大业绩的人物。
    D.作者以廉颇自比,一表明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感情,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具体赏析词上阕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2)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典故在全词中的作用。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试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组卷:31引用:3难度:0.8
  • 3.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
    (2)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

    组卷:5引用:2难度:0.7

二、★迁移延伸★

  • 9.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 夔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与刘备在此共商抗曹大计。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
    (2)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组卷:11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