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质胜文则野,
     
    。(《论语•雍也》)
    (2)
     
    ,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
     
    》)
    (3)《蜀道难》中“
     
     
    ”两句凸显了蜀地与关中阻绝时间之长,表现出蜀地自古以来便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

    组卷:9引用:1难度:0.4

按题目要求选择。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从凝固的历史建筑到美好的文旅新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都市资源变成文旅消费流量,打响“上海文化”和“上海旅游”品牌。
    ①让它们活起来、“潮”起来
    ②申城百年石库门弄堂嬗变的背后
    ③是上海探索城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
    ④在尊重老建筑的基础上挖掘、提升弄堂文化

    组卷:34引用:1难度:0.6
  • 3.以下是一名高三学生写的自荐信片段,四处画线部分中表达恰当的一处是(  )
    [甲]再次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乙]如果有幸被贵校录取,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勤勉求学、不耻下问,不仅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继续奋斗,[丙]也希望凭一己之力为学校争光添彩。[丁]恳请贵校务必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五)(12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高县学
    〔宋〕苏辙
          ①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
          ②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辞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
          ③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有删节)【注】①县学:旧时各县供生员读书的学校,规模视各县情况而定,有的仅于孔庙处设一讲堂,有的另造校舍,配备食宿设施,有的在校内专门修建了祭祀孔子的殿堂等,部分还设有亭、台等游艺场所。②胶庠:指学校。③政者,君之所以藏身:言上位者施政于外,人止见其政,不见其人。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耳
    B.矣
    C.也
    D.焉
    (2)如要在第②段末尾补充一则古人事例,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A.子路治理蒲邑,忠信宽厚且明察果断,被孔子赞誉的故事
    B.子游为武城宰,遵从孔子的教诲,以弦歌教化百姓的故事
    C.庄子拒为楚相,倡导无为,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故事
    D.孟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以民为本、行王道施仁政的故事
    (3)根据第③段及注释信息,为“文化中国地方志”丛书梳理并具体记录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完成下表(用自己的话填写)。
    上高县学始建情况
    始建时间 北宋元丰年间
    办学起因
     
    建筑设施
     
     
    数十人或至百人
    (4)综观全文,结合以下材料,分析苏辙批评世俗之吏“废礼而任法”的原因。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三、写作(70分)

  • 9.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们倾向于认为“新总是比旧好”,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组卷:25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