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9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涧沟中学)
发布:2024/11/19 8:30: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中有钠、镁、氯、硫、碘、铀、金、镍等,是资源的聚宝盆,其中,“钠、镁、氯、硫、碘、铀、金、镍”指的是( )
组卷:58引用:3难度:0.8 -
2.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4难度:0.6 -
3.“分子机器”是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下列有关分子认识的不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8难度:0.8 -
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汞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改变 C 10mL苯和10mL冰醋酸混合体积大于20mL 微粒之间有间隙 D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组卷:158引用:7难度:0.9
二、填空题:(共40分)
-
14.甲、乙两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的改进。
(1)图甲是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据图所示,他们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图乙是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①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②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④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组卷:113引用:1难度:0.7 -
15.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色,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4)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丙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直接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接实验图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进行操作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组卷:333引用:9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