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化学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2.下列四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各项可以作为支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5.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同时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你认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7.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8.把系有棉线的铁丝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肥皂泡,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引起棉线被拉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9.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0.如图是鸡蛋放在溶液中的实验器材,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7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各2分,第31题9分,第32题7分,共30分)
-
31.如图是某同学暑假旅游时拍摄的岩石照片,其外观大多呈柱状结构,内部多孔蜂窝状,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克/厘米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根据外观和内部结构可知,该石头为 岩;
(2)称量该石头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 克,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该石头的密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组卷:55引用:1难度:0.5 -
32.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组卷:2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