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七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B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在解开人类起源之谜时,进化论者收集到大量证据得出相应结论.其中不包括下列哪项证据(  )

    组卷:63引用:6难度:0.5
  •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组卷:122引用:20难度:0.9
  • 3.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和受精卵开始进行分裂形成胚泡分别是在图示的(  )

    组卷:375引用:14难度:0.4
  • 4.试管婴儿技术又称体外受精技术。该技术需要女性提供多个卵细胞,为保证卵细胞进入输卵管前被成功取出,取卵针应穿刺到女性的(  )

    组卷:35引用:7难度:0.3
  •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组卷:194引用:115难度:0.9
  • 6.李奶奶最近一段时间,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她开了药,并嘱咐她进行食物辅助治疗。下列食物中,她应优先选择(  )

    组卷:413引用:22难度:0.4
  • 7.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组卷:75引用:17难度:0.7
  • 8.“食不语,寝不言”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同时也蕴含着科学道理:吃饭时大声说话容易造成(  )

    组卷:4引用:4难度:0.7
  • 9.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68引用:117难度:0.9
  • 10.平常所说的痰来自(  )

    组卷:204引用:110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6大题,共50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30.近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对肺泡发育过程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

    (1)肺泡上皮祖细胞位于树枝状的支气管末端。胚胎发育后期,祖细胞通过
     
    形成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还可作为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帮助肺泡再生。由图可知,肺泡Ⅰ型、Ⅱ型细胞交替排列,均为
     
    层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外还有
     
    细胞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有良好的弹性。
    (3)由于胎儿肺泡内充满羊水,无法进行呼吸运动,生命活动所需氧气通过
     
    从母体获得。羊水逐渐对肺泡祖细胞产生压力,使部分肺泡祖细胞被拉伸成扁平状形成肺泡
     
    细胞。
    (4)羊水减少导致胎儿的肺功能不全,根据此项研究,请分析原因
     

    组卷:248引用:4难度:0.3
  • 3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 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 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理化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
     
    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
     

      食物名称
    食物成分
    豆腐 菠菜 苹果 猪肝
    糖类/(克/100克) 3.8 2.8 12.3 5.0
    蛋白质/(克/100克) 8.1 2.6 0.2 19.3
    铁/(毫克/100克) 1.9 2.9 0.6 22.6
    钙/(毫克/100克) 164 66 4 6
    维生素B1/(毫克/100克) 0.04 0.04 0.06 0.21
    (2)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取成分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此时输入的血液成分主要是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
     
    (选填字母)。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D.面色苍白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组卷:200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