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 全章综合检测》2023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8/27 18:0:8

一、选择题

  • 1.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组卷:475引用:14难度:0.9
  • 2.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组卷:561引用:12难度:0.9
  • 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33引用:10难度:0.5
  •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在某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9引用:4难度:0.5

四、实验探究题

  • 1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组卷:381引用:9难度:0.5

五、科普阅读题

  • 12.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
    华夏之光——圭表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1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2)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