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
1.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如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天问一号发射时,文昌的地方时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2.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如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24~26题。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3.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如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4.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如图1、图2分别示意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及其工作原理。据此完成4~6题。
照片中日晷针的影子朝向(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5.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如图1、图2分别示意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及其工作原理。据此完成4~6题。
日晷针影子在石盘上绕转角度最大的节气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海主要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有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是我国海洋捕捞业大省,东部的钓鱼岛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岛屿。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如图示意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
(1)在图中填充补绘领海及专属经济区范围。(要求:标注名称、数据范围)
(2)分析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发达原因。
(3)说明我国开发钓鱼岛的地理意义。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自古水陆交通便利,是内陆和沿海货物的重要转运点。目前,重庆发展定位为中国西部最大物流中心,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
长江三峡地区属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区域,关系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安全。该地区面临“化工围江”、长江岸线粗放使用与航运污染、城乡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2018年,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试点。如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及三峡地区示意图。
(1)分析重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物流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上海是长江经济带下游的中心城市,列举其产业发展方向。
(3)为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