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2.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
    硝化细菌乳酸菌根瘤菌衣藻
    能源氧化NH3分解乳酸固定N2利用光能
    碳源CO2糖类糖类CO2
    氮源NH3N2N2NO3-
    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

    组卷:17引用:11难度:0.9
  • 3.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组卷:108引用:30难度:0.9
  • 4.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组卷:141引用:27难度:0.7
  • 5.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完全显性),若
    1
    4
    的隐性雄配子致死,则杂合子自交子代分离比为(  )

    组卷:53引用:4难度:0.9
  • 6.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7引用:5难度:0.7
  • 7.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三、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60分。)

  • 20.用合成方法改变tRNA的结构以观察对其功能的影响,是研究tRNA结构与功能的最直接手段。1982年,我国科学家继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后,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用tRNAyAla表示)。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回答下列问题:
    (1)tRNAyAla的生物学活性指的是在
     
    (填“转录”或“翻译”)过程中,既能携带丙氨酸,又能识别
     
    上丙氨酸的密码子。科学家在合成tRNAyAla时,需要用到的物质有
     
    等。
    (2)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yAla的生物学活性时,科学工作者先将3H-丙氨酸和tRNAyAla加入蛋白质反应体系中,这种研究方法叫
     
    。若在新合成的肽链中含有
     
    ,则表明tRNAyAla具有生物学活性,反之则无;也有学者将3H-丙氨酸先直接放入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发现不止一种tRNA携带3H-丙氨酸,原因是
     
    。这一现象细胞中其他很多氨基酸也有,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2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
     
    ,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
     
    。若将 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
     
    。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
     
    ,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组卷:578引用:9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