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陵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44引用:11难度:0.3 -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05引用:10难度:0.7 -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组卷:83引用:6难度:0.6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2引用:1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4.某校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
(2)小辰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
【猜想与假设】
小知的猜想:气体是二氧化硫;小辰的猜想:气体是氧气;小彬的猜想:气体是氢气。
【查阅资料】
①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
②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
他们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并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知 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 小彬的猜想正确 小辰 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小彬 连接导管a与导管 气体燃烧,有轻微“噗”声
【得出结论】图2实验中铜与锌触碰后铜
【反思质疑】小辰认为也可能是铜失去电子,形成铜离子。需继续探究。小彬认为可以借助图2实验中一个的实验现象,就足以说明铜没有参加反应,无需再次实验。该现象是:一段时间后,组卷:133引用:3难度:0.5 -
15.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图1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CO3+O2
2CO2+2MnO2。△
(1)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2)若加热到300-900℃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
(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 MnCO3通过焙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组卷:500引用:9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