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慎独”是儒家之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号。
    “慎独”之“慎”,本义是“谨”,又有“诚”之义。而“独”则与群相对,意为孤处。“慎独”强调的是,即使在无人知晓、没有监督的“闲处”,亦即私密情境下,君子依然应怀有敬畏之心,严格自律,克己复礼。
    生活中有群居与独处两种生存场景,这也就带来了两类伦理空间,前者是群处而公开的(人前),后者则是独处而隐秘的(人后)。群居空间的公共生活,因有礼法的外在制约,
          且处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严密监视下,加之曾子时代,社会充满“求闻”“求名”的冲动,奉法守礼、循规蹈矩之外,又或“巧言令色”,而刻意“著其善”;而“闲处”则大为不同了,礼法未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又未达,这不啻于一个无拘无束、可恣意妄为的“自由天地”,此时君子或会自律,而小人就恣肆了。曾子所倡导的“慎独”,以突出的“闲居”自持自守,使独处亦如群居一样,这就消解了私人之境的道德风险,从而化独入众,扬弃群、独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消融“群-独”的分裂与异化,弥合公、私伦理空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圆融。
          慎独之独,除了上述“闲居”的私处或说私人空间之意外,还指意念的隐秘之境。在此只有意念自感的隐微之境,曾子亦如“闲处”一样要求“慎独”,其意涵朱子有深切的阐释:“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所谓“审其几”,即不能因己“独知”而忘乎所以,或着意伪饰,或刻意扭曲。相反,应戒惧审视,精诚其意,一念之际,即必须存诚而去伪,即如曾子所强调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追求真诚而纯粹,在灵魂深处“正心直内”。
          在“独知”之境讲求“慎独”,仍然是很难的。因为如果说“闲居”已属私秘,而“独知”的“念虑”之际,则是更进一步的“独”,是隐之又隐的形而上秘境。它的难以言传,显然是外界不易窥知的,当然也是很难监察的。因此,这种情境下的“慎独”,相较于“闲居”就难上加难,因为它触及了他人无法感知的隐微。季札挂剑之动人,正因为他坚决践行自己内心的许诺,是完全自愿、自觉而自由的,真正表现出绝对的诚信,充分显现了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他的绝对的“守约”,就反映并印证了这一精神自律。
    (摘编自马爱菊《曾子的“慎独”》)材料二:
    “慎独”作为儒家对君子修身的道德要求,目的在于“求道”,服务于当时的体制和礼仪规范,带有时代局限性。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同样具有时代的特色,并且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彻底消解与根绝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责任……也担负着超越世俗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肤浅、平庸、单向度、感官刺激、对精神境界追求的缺失等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与“慎独”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______
          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规定性特征。其中,自觉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要求,体现着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方面的自主性。同样,“慎独”思想也蕴含着自觉性的要求。《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要求人在独处时要“慎隐”“慎微”,再隐蔽、再细微的地方也要“慎之又慎”“无处而不谨”,能够自觉按照道德要求审慎行事。
          (2)______
          成为一个自由的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主体,其前提是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不依附于任何外在事物。这种独立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行为,还可以表现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道德人格的独立性指向,要求道德个体能够保持思想自由,能够独立判断,并为自身的道德选择负责。“慎独”思想亦是如此,无论是“独处”,还是“独知”,都强调了道德个体独立观察、独立审思自身行为和内心活动的要求。
          (3)自省视角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需要道德主体能够自察自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于外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于内反省自己内心是否依然秉持人生价值理想。“慎独”思想强调“已之所不闻不睹”以及“人之所不闻不睹”两种情况,我们都要谨慎对待。
          (4)自由目标
          主体性道德人格和“慎独”思想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单纯依靠外在的约束,而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即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力量,才能够达到相对的道德自由。“慎独”思想要求人既要在独处时“慎其闲居之所为”,又要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时刻戒慎恐惧,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出现。
    (摘编自李文丽、孙峰《“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注】①季札挂剑: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北方,来到徐国拜访国君,国君对季札的佩剑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季札决定在出访任务完成后,将宝剑赠给徐国国君。可是,当季札的出访行程结束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并解下佩剑,将它挂在墓旁的树上。②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的“慎独”主张,主要是针对在礼法未及、社会舆论监督又未能到达的“闲处”存在小人恣肆妄为的道德风险。
    B.季札挂剑的故事表现出季札在意念深处对修身的追求和对至善的企慕,显现出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因而动人。
    C.“慎独”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对君子修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应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D.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依靠外在的约束,而是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时,人才能够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知”比“独处”更隐秘,更无法监督,对人的道德修养要求更高,因而在“独知”中“慎独”,是“慎独”的更高境界。
    B.“慎独”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虽然世殊时异,它并没有过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仍具有积极意义。
    C.当代人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可以从朱熹“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的观点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D.主体性道德人格强调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慎独”强调心怀敬畏,严格自律,克己复礼,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论述的一项是
     

    A.《后汉书》记载,有人给杨震送礼,杨震拒收。对方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B.诸葛亮一生谨慎,可在任用马谡这件事上出现失误,导致街亭失守,给蜀汉的北伐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C.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他性格沉稳,举止老成,在朝为官多年,政绩卓著。
    D.鲁迅年少上学时,某日因故迟到,老师寿镜吾先生告诫他:“以后要早到!”鲁迅便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来警醒自己。
    (4)请仿照材料二第(3)(4)处的小标题,给(1)(2)两处各拟一个小标题。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组卷:23引用:1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节选)
    田汉
          元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末的大都狱中。
          狱卒      提关汉卿!
          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
          禁子      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吏      (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
          狱卒      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    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    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    (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吏      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吏      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    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吏      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
          叶和甫    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    (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    (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于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等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    (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狱吏      那么,(对叶和甫)叶先生,您回去吧!
          叶和甫溜下。
          狱吏    关汉卿,你若真照他说的招供了,我们的人又该倒霉了。姓叶的回去,必然报告忽辛,忽辛必然追你的案子……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被关在大牢里,而狱吏对他的态度很恭敬,是因为狱吏母亲的风湿在关汉卿的治疗下好了很多。
    B.关汉卿写的《窦娥冤》中有“为万民除害”,被诬陷和王著刺杀阿合马等有关,因而被捕。
    C.“又低声”这一舞台说明提示说话语气更进一步地“低声”,说明所说内容是秘密的、不可告人的。
    D.叶和甫来到牢中想要劝说关汉卿和忽辛大人合作,但被关汉卿拒绝和痛骂,最后狼狈而逃。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狱吏在选文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狱卒、禁子不同,他对关汉卿礼貌客气,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凸显了关汉卿的形象。
    B.关汉卿回复叶和甫的语言大都简洁干脆,如“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有话快说吧”,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立场和态度。
    C.叶和甫对关汉卿之前温和耐心,后来凶狠狰狞,态度截然不同,这不仅使戏剧矛盾冲突加剧,也充分暴露了他“无耻的禽兽”的丑恶嘴脸。
    D.《窦娥冤》是否教唆王著“为万民除害”这个问题是选文的主要线索,也是叶和甫与关汉卿矛盾斗争的核心内容。
    (3)“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4)《关汉卿》发表后,郭沫若第一个写信向田汉道贺说:“写得很成功,关汉卿有知,他一定会感激你。”为了塑造关汉卿这一人物形象,田汉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组卷:11引用:6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纶见国家多故,每慷慨论事。尝上太平十六策,反复万余言。中官兴安请帝建大隆福寺成,将临幸。纶具疏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杨浩除官未行,亦上章谏,帝即罢幸。浩后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纶又因灾异请求致变之由,语颇切至。
          代宗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复储。越二日,纶亦抗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其大者谓:“内官不可干外政,佞臣不可假事权,后宫不可盛声色。凡阴盛之属,请悉禁罢。”疏入,帝大怒。时日已暝,宫门闭。乃传旨自门隙中出,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状。濒死,无一语。会大风扬沙,昼晦,狱得稍缓,令锢之。明年杖廖庄阙下。因封杖就狱中杖纶、同各百。同竟死,纶长系如故。
          英宗复位,郭登言纶与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皆直言忤时,宜加旌擢。帝乃立释纶。命内侍检前疏,不得。内侍从旁诵数语,帝嗟叹再三,擢礼部右侍郎。纶既以大节为帝所重,而性亢直,不能谐俗。石亨贵幸招公卿饮,纶辞不往,又数与尚书杨善论事不合。亨、善共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宪宗即位,有司以遗诏请大婚。纶言:“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议虽不从,天下咸重其言。
          成化元年,两淮饥,奏救荒四事。皆报可。四年秋,子玄应以冒籍举京闱。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因劾纶,命侍郎叶盛勘之。纶亦屡疏求罢。帝不听。既而盛等勘上玄应实冒籍。帝宥纶,而所奏他事,亦悉不问。未几,复转礼部。纶性戅,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为侍郎二十年,不得迁,请老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
    B.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
    C.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
    D.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户籍赋税等事宜,长官为礼部尚书。
    B.中官本为古官名,自唐以后,掌天文历法;后又指宫内、朝内之官,此指宦官。
    C.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D.京闱是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闱”是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纶一心为国,谏言论事不厌其烦。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大降福寺建成后,皇上要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
    B.章纶做事品行刚直,曾因直言忤逆过代宗。英宗即位后想要释放他,却找不到以前上奏给朝廷的奏章,幸好旁边的内待能口诵出来。
    C.章纶为官节操高远,不入流俗。石亨受宠富贵后召公卿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书杨善议论政事,虽意见不合,亦不苟同。
    D.章纶说话直言不讳,常受排挤。国家多事,他常慷慨陈辞,虽一时得到当政者的欢心,但做侍郎二十多年仍不得升迁,终因年老离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榜掠惨酷,遇引主使及交通南宫状,濒死,无一语。
    ②亨、善共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5)概述代宗五年五月章纶上疏皇帝奏章的目的以及上奏后的结果。

    组卷:8引用:5难度:0.6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日早晨(诘朝)呈送给子骏等三人。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3

  • 11.某中学集体出行,到某市长途汽车总站看到下面的这则告示,发现其中格式和用语上
    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予以修改。
    敬告各位旅客您好:
          因清明假期旅客激增,A市至B市4月3日~5日的车票已经告罄,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及时查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由于该站扩建,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听从本站人员的引导,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谅解。
    2019年3月12日
    A市长途汽车总站

    组卷:2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近乎完美的表现让她一夜爆红。当她还没有回到家中时,一套任意选择户型的房子、一间商铺、20万现金……这些丰厚的奖励已比她先到家,显然这些加起来价值几百万的财产对于家境贫寒的全红婵一家来说足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可她的父亲表示不能消费全红婵的荣誉,拒绝了这些可能会给女儿带来隐患的奖励。
          张桂梅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她千辛万苦筹钱,又千辛万苦地去山里找需要读书的女孩子。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余元,都花给了华坪女高的山区的孩子们,可她却怒斥一名大学毕业后当起全职太太的学生,拒绝了她的捐款。
          身处当今的时代,正值青春的你总有一份内心的坚守,对以上材料有着怎样的触动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