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12/24 10:30: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
1.利用阴极射线放电管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组卷:61引用:5难度:0.7 -
3.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9 -
4.下列常见物质中呈碱性的是( )
组卷:74引用:1难度:0.7 -
5.食物是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6.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不完全匹配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7.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8.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来源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青铜长信宫灯(如图),制作长信宫灯的材料主要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6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9~11题。
氢能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但因其储存和运输的要求都较高,一直未能广泛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多种储氢材料,其中有一种方式是甲醇(CH3OH)储氢。相较于氢气,甲醇常温常压下即为液态,更便于储运。我国用煤炭生成甲醇,再转化为氢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C+H2OCO+H2催化剂350℃、MPa
②CO+2H2CH3OH高温、高压
③CH3OHCO+2H2180~280℃、催化剂0.3~4MPa
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组卷:13引用:0难度:0.80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
28.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1:
注:Ⅰ.Al2O3能与碱反应;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Ⅱ.NaHCO3+NaAlO2+H2O═Al(OH)3↓+Na2CO3
(1)“碱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Al2O3═2NaAlO2+
(2)为加快“碱溶”的反应速率,可以搅拌、加热,还可采取
(3)根据(1)中反应,判断“碱溶”后溶液的pH
(4)“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电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5)“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2。由此判断图1所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a.NaOH
b.Na2CO3
c.NaHCO3
d.Al2O3组卷:60引用:2难度:0.5 -
29.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因其造型可爱遭到世人疯抢,造成“一墩难求”现象。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对“冰墩墩”外壳材料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它的硅胶外壳采用了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
Ⅱ.环保PVC在一般PVC的基础上添加了助剂和矿粉填料,使它更稳定且耐腐蚀,还剔除了材料中的重金属元素。
Ⅲ.PC(聚碳酸酯)的组成元素有C、H、O三种。
【进行实验】
为测定PC(聚碳酸酯)的化学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将12.7g聚碳酸酯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成分残留。
(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a.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
b.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
(2)装置F的目的是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记录数据】
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聚碳酸酯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装置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D 80 86.3 E和F 70 105.2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聚碳酸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实验反思】
(4)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
(5)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2所示的装置,其目的是
【交流讨论】
(6)鉴别一般PVC(聚氯乙烯)和PE(聚乙烯)的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7)由于重金属盐易使组卷:98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