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交通技工学校莘县校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22引用:15难度:0.5
  • 3.选择下面一段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的信_____给妈妈看了,妈妈____会向公司请假,去听弟弟朗诵作文。____弟弟就没有把这封信交给妈妈。这事我还是从弟弟的朋友那里听来的。____,家长会那天,是我去了。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5.下列句子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6.下列句子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和他说的分毫不差。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雕的有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结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任看着他背着工具走过来,就会对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最爱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蜿地游移……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比方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答复:没空儿。
          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回老家,家里的厕所满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烟没点就走了。
           我有些生气。
          别的木匠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太挑!除了木匠活,别的不干。”
          我说:“这人,怪。”
          去年,在广州,有段时间,一些声音总在我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编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
          我一个也没容许。得罪了人,也亏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突然就想到了木匠,也一下读懂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去年春节回家,听说木匠挣大钱了。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在哪儿打工?”
          他说:“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宜你!”
          他笑笑:“别的不想做。”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改)(1)“但是,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两处画线的句子反映出“木匠”什么样的心理?
    (3)文章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塑造“木匠”这一形象?
    (4)结合文章内容与专业成长,谈谈你对“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这句话的认识。

    组卷:4引用:2难度:0.5

六、写作(本大题45分)

  • 18.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3)不少于7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