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新版七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5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
1.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食用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
组卷:107引用:64难度:0.9 -
2.为探究唾液酶的消化作用,小林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对照实验?(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丁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组卷:27引用:25难度:0.5 -
3.如图是探究“口腔中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的对照实验,小明想分开探究“牙的咀嚼是否影响馒头的消化”和“舌的搅拌是否影响馒头的消化”,他将②号试管改成两根试管,分别与①号试管进行对照,最合理的是( )
组卷:33引用:32难度:0.9 -
4.根据“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7引用:36难度:0.7 -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组卷:528引用:131难度:0.9 -
6.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仪器、材料、过程及结果如下:
试管编号
实验过程1号 2号 3号 4号 注入物质 2mL淀粉糊 2mL淀粉糊 2mL淀粉糊 2mL淀粉糊 加入物质 1mL蒸馏水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水温处理 37℃ 10℃ 60℃ 37℃ 滴入碘液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组卷:68引用:52难度:0.9 -
7.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8引用:61难度:0.9 -
8.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
组卷:53引用:33难度:0.9 -
9.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 )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水温 时 间 试剂 加碘后的实验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3号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组卷:114引用:33难度:0.9 -
10.如下表所示四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能形成几组对照试验?( )
试管 水温 加入的物质 放置时间 最后加入 1号 37℃ 唾液+等量的馒头碎屑 10分钟 碘液 2号 37℃ 清水+等量的馒头碎屑 碘液 3号 37℃ 唾液+等量的馒头块 碘液 4号 0℃ 唾液+等量的馒头碎屑 碘液 组卷:17引用:25难度:0.9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
2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组卷:43引用:26难度:0.3 -
30.如图是某同学所作的探究试验,请你分析:
(1)该实验是探究
(2)试验过程D中2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
(3)水浴温度保持37℃的原因是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温调到3℃,再重复D过程,那么这两个试管中的颜色均变成组卷:79引用:25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