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2024年单元测试卷(6)

发布:2024/10/17 5:0:1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个题。
    材料一: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知识、开展社会教育与提供社会活动场所等重要职责,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仍存在总量不足、经费不足、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编自黄志良《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
    材料二

    材料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很多地方“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缀图书馆”的做法渐渐演变成“一缀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在中国事实上就逐步造就了“一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的基本格局。
          随着经济实力提升、政府向服务型转型,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开始排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再者进入新世纪后,恰逢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中国完成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之后,带来了服务效益的迅速提升和公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坚定了地方政进一步推广总分馆制的决心和力度,地方实践经验很快被吸收转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又面向全国普及推广。
          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作为国家标准,填补了中国图书规范体系中服务类标准规范的空白,是文化行政部门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南,也是各缀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在这一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公共图馆应在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分层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下,建立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分馆服务……提升同一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摘编自金武刚李国新《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材料四
          在美国,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国会图书馆、州图书馆和市、县图书馆分别承担不同的服务职能,定位明确。美国国会图书馆以为国会议员提供服务为工作重心,各州图书馆也以州议会、州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向本地区居民提供服务。所有的市、县图书馆均实行总分馆制,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区域图书馆网,向辖区公众提供普遍、均等、无差别的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各市、县图书馆并非都有总馆(或主馆),总分馆制的广泛实行使公众可以就近方便地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大书房”,而且使图书馆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此外,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以行政区域。
          居民财产税为主要经费支撑,税收占图书馆年度经费的70%-80%;实行由行政区域居民组成的董事会制度。图书馆经费预算、支出都要经过董事会审议,图书馆馆长向董事会负责因此,美国公众普遍具有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图书馆普遍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美国公共图书馆以读者服务为根本宗旨,所有工作紧密围绕读者服务展开,从而保证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摘编自徐大平《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启示》)(1)下列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其发展受到国家重视,是我国“十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B.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级图书馆”的做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逐渐演变成”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
    C.2006年-2014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共图书藏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大的年份。
    D.《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是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成为制约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B.2006年-2014年随着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的增大。人均公共图书藏量也逐年增加,但2008年和2011年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小。
    C.2006年-2014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呈正比增长,从2012年起,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均超过了3000。
    D.21世纪后,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我国得到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职业精神,因此新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实施制度方面的不同。

    组卷:3引用:5难度:0.6
  • 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
    沈从文
          我有一点习惯,从小时养成,即对音乐和美术的爱好。从四五岁起始,这两种东西和生命发展,完全密切吻合。
          初有记忆时,记住黄昏来临一个小乡镇戍卒屯丁的鼓角,在紫煜煜入夜光景中,奏得又悲壮,又凄凉。春天的早晨,睡梦迷糊里,照例可听到高据屋脊和竹园中竹梢百舌、画眉鸟自得其乐的歌呼。此外河边的水车声,天明以前的杀猪声,田中秧鸡、笼中竹鸡、塘中田鸡……以及通常办喜事丧事的乐曲,求神还愿的乐舞,田野山路上的唢呐独奏——一切在自然中与人生中存在的有情感的声音,陆续镶嵌在成长的生命中每一部分。这个发展影响到成熟的生命,是直觉的容易接受伟大优美乐曲的暗示或启发。
          到都市中来已三十年,在许多问题上,工作方式、生活取舍上,头脑都似乎永远有点格格不入,老是闹别扭。勉强求适应,终见得顽固呆钝,难于适应,意识中有“承认”与“否定”两种力量永远在争持,显得混乱而无章次。唯有音乐能征服我,驯柔我。一个有生命有性格的乐章在我耳边流注,逐渐浸入脑中襞褶深处时,生命仿佛就有了定向,充满悲哀与善良情感,而表示完全皈依。
          音乐对我的说教,比任何经典教义更具效果。也许我所理解的并不是音乐,只是从乐曲节度中条理出“人的本性”。一切好音乐都能把我引带走向过去,走向未来,而认识当前,乐意于将全生命为当前平凡人生卑微哀乐而服务。笔在手上工作已二十六年,总似乎为一种召唤而永远向前,任何挫折均无从阻止,从风声、水声、鸟声中,都可以得到这种鼓励与激发。从隔船隔壁他人家常絮语与小小龃龉中,也同样能够得到。即身边耳边一切静沉沉的,只要生命中有这些回音来复,来自多年以前的远方,我好像也即刻得到一线微光,一点热,于是继续摸索而前。
          社会给我的教育太多了,一切由都市文明形成的强制观念,总在迷乱我,压迫我。只有一件事给我生命以力量和信心回复,即具启发性的音乐。对于生命的欢欣,死亡的肯定,一个伟大作曲者必然能理解,并理解到这种生命皈依的庄肃,把它当成创造的动力。音乐教育我,实在比任何文字书本意义都重大得多。
          我爱美术有相似而不同情形。认识我自己生命,是从音乐而来;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就记忆所及,最先启发我教育我的,是黄蜂和蟢子在门户墙壁间的结窠。工作辛勤结构完整处,使我体会到微小生命的忠诚和巧智。其次看到鸟雀的作窠伏雏,花草在风雨阳光中的长成和新陈代谢,也美丽也严肃的生和死。举凡动植潜跃,生命虽极端渺小,都有它的完整自足性。再其次看到小银匠捶制银锁银鱼,一面因事流泪,一面用小钢模敲击花纹。看到小木匠和小媳妇作手艺,我发现了工作成果以外工作者的情绪或紧贴,或游离。并明白一件艺术品的制作,除劳动外还有个更多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小市民层生产并供给一个较大市民层的工艺美术,色泽与形体,原料及目的,作用和音乐一样,是逐渐浸入寂寞生命中,娱乐我并教育我,和我生命发展严密契合分不开的。
          我对于美术的理解,明显即比普通美术理论大不相同,也容易和一般鉴赏家兴致异趣。加上十年流亡转徙生活教育,自然景物与人生万象,复轮流浸润于生命中。个人生命在这种错综繁复人生中发育长成,即缺少美术史的严格训练,爱好与理解,自然和普通人已经大不相同。和音乐关系二而一,我能从多方面对于一件美术品发生兴味。有一点还想特别提出,即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种真正“人”的素朴的心。
          到都市来,工艺美术扩大了我的眼界。不仅对制作过程充满兴味,对制作者一颗心,如何融会于作品中,他的勤劳、愿望、热情,以及一点切于实际的打算,全收入我的心胸。一切美术品都包含了那个作者生活挣扎形式,以及心智的尺衡,我理解的也就细而深。
          在小小作品中,作者注入崇高的理想,浓厚的感情,安排得恰到好处时,即一块顽石,一把线,一片淡墨,一些竹头木屑的拼合,也见出生命洋溢。这点创造的心,就正是民族品德优美伟大的另一面。
    (取材于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全密切吻合 即:就
    B.勉强求适应 即:即使
    C.只是从乐曲节度中条理出“人的本性” 条理:分析整理
    D.从隔船隔壁他人家常絮语与小小龃龉 龃龉:轻声细语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自幼年起的各种声音记忆,使其日后从直觉上更加容易理解伟大优美的乐曲。
    B.以小银匠、小木匠、小媳妇为例,文章意在说明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需全神贯注。
    C.作者多年流亡转徙,积累了错综繁复的人生经验,其审美眼光不同于普通人。
    D.作者充分调动感官来捕捉平凡生活之美,并借助生动的细节使之重现于纸上。
    (3)作者理解的音乐和美术分别包含哪些内容?请概括说明。
    (4)音乐和美术对作者的成长及认识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组卷:274引用:7难度:0.5

二、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押官
    蒲松龄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余也。”因浼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赵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观已,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选自《聊斋志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B.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C.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D.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詹,是古代官职名称,即太子詹事,掌太子家中之事,属东宫詹事府。
    B.致仕,指请假回家省亲。
    C.东道主,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这里指请客的人。
    D.寒家,犹言寒舍,是对自己家的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言小说记叙了一个传奇性故事,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了陆押官的神秘莫测。
    B.赵公对陆押官的过分优宠引起其他奴仆的嫉妒,所以他们设法来排挤陆押官,故意让他请客。
    C.陆押官两次用戏法取得酒钱,通过众人的奇异反应,侧面烘托出他的神奇功力。
    D.陆押官最后与阿鸭不知所往,说明他们二人是同谋,阿鸭是一个早就设计好的内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②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
    (5)请从文中概括出两件能表现陆押官神秘莫测的事件。

    组卷:5引用:2难度:0.6

六、语言文字应用

  • 8.把下面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6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对网络文学作者进行“实名制”管理,将作者与作品一一对应。此次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制度的落地,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优质作者的合法权益,使版权纠纷、刷票乱象有迹可循;另一方面,扒掉烂文作者的层层“马甲”,让真正的好作品浮出水面,有助于一改泥沙俱下的现状,提升网络文学整体创作水准。以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为代表的规范化管理,在为网络文学精品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打下“好底子”。

    组卷:5引用:8难度:0.7
  • 9.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注:图片左下方的最后一点为散落的轮胎,“酉”字里的“横”为一辆倾斜的汽车。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驾危害极大。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原创,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组卷:2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