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第Ⅰ卷一、积累运用。(25分)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7引用:2难度:0.9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 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 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 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组卷:76引用:4难度:0.7 -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组卷:306引用:10难度:0.9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何为自然□万山负势而竞高,各呈风流;万流随形而竞奔,共筑浩瀚□万花逐春而竞艳,各抒芳韵;万木耸干入云端,姿仪千态□自然,是万物各秉其天赋,顺时随境,运其气,铸其命,发其华,秀逸独出,卓拔天下!A.? ; …… B., ; …… C., , . D.? , . 组卷:111引用:3难度:0.8
五、综合性学习。(共13分)
-
13.阅读下面《西游记》的节选,回答问题。
师徒四人牵着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彀多时,看不尽繁华气概,但只见家门口一个鹅笼。三藏道:“徒弟啊,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首,何也?”八戒听说,左右观之,果是鹅笼,排列五色彩缎遮幔。呆子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良辰,宜结婚姻会友,都行礼哩。”行者道:“胡谈!那里就家家都行礼!其间必有缘故,等我上前看看,”三藏扯住道:“你去,你嘴脸丑陋,怕人怪你。”行者道:“我变化个儿去来。”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儿,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那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八九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行者看罢,现原身回报唐僧道:“群笼里是些小孩子,大者不满七岁,小者只有五岁,不知何故。”三藏见说,疑思不定。
(1)上述情节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为何家家户户门口的鹅笼中坐着小孩?
(2)作家林语堂说,孙悟空代表了“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组卷:81引用:3难度:0.7
六、作文。(50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汪曾祺《昆明的雨》一文中写到:“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同学们,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时,你或许也有像“缅桂花”这样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或感受吧。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24引用:4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