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 紫藤萝瀑布》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1/12 14:30:9
一、选择题
-
1.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组卷:85引用:2难度:0.8 -
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56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87引用:4难度:0.8 -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⑤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组卷:232引用:9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犁 花
宋殿儒
①犁花。而不是梨花。这是农人犁铧翻开土地,而绽放的泥土之花。
②春天是花的季节,她们都很艳丽妖娆,可是她们却不能像犁花那样,永远在心田盛开。犁花在花科家族中没有位置,然而她却真实地花开万朵,无处不在。她盛开的时候,不但有状,有味儿,而且还能在花开花落之间结出麦子、玉米、稻谷、蛋肉,还有我们人间的温饱富足及幸福。
③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犁花就会首先在春风荡漾的地方露出半张羞涩的脸。先是开在南方近邻油菜花的水田上,接着就会盛开在北方桃花树下的那些土黄湿润的田地上。犁花在南方盛开的时候,农民们的鞭梢炸响时会伴着一阵“哎哎啊啊”的吆喝;而在北方盛开时,农民们的鞭梢炸响处则会有一串“胆胆咧咧”的声音相伴。
④儿时,我会常常追着父亲的犁铧看犁花盛开。父亲喝牛的时候嘴里总是“胆胆咧咧”地吆喝,让我一直以为,那就是犁花盛开的声音。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把我带到田里看他在田里开犁花。父亲只要将手中的鞭儿在空中甩出一个炸响,再对黄牛喝一声“胆”,那一双黄牛就会使足力气拉着犁铧朝前迈了。犁铧走处,一朵朵,一团团湿漉漉、黑黑黄黄的犁花就接连地盛开了。
⑤那时候,我们一帮儿童会追着犁花向前奔跑,在犁花中寻觅一种白白的、甜丝丝的植物。家乡人都把那种植物叫做“春狼娃儿”。春狼娃儿是春天里第一个愿意长得白胖又好吃的东西。它的样子非常隐秘,一般情况下,从地表上是看不到它的,而每当乡亲们春耕,犁花盛开的时候,它就再也藏不住了。犁花会将它们活脱脱地暴露在我们儿童眼前。它白白胖胖的身子,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儿,吃到嘴里香脆甘甜,是儿童们最最喜爱的一种野食。
⑥犁花黑黑黄黄的,并不怎么好看,可是她却松软湿润,温暖绵柔。每当我们把自己的脚手插入犁花之中的时候,一种无法形容的舒服感就会在瞬间流遍全身。
⑦有时候,父亲开出的犁花还异常的粘巴。我们儿童们会将一些犁花紧紧地攥在手心,然后做出各式各样的动物和小人儿。那时候两小无猜的小伙伴们,就会把这手捏的小小玩具互相赠送。后来我们长大成人,彼此间话也渐少。但是偶尔聊起来,却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说起那些犁花小人儿的事情来。
⑧对于犁花,我也经常问父亲,为什么那些好看的花儿都能结果,而这犁花却总不见结果儿呢?父亲则对我说,咱手里的白馍馍,碗里的白面叶儿,笼里的甜红薯儿,囤里的粮食籽儿,栏里的猪马牛羊儿……哪个不是犁花的果儿啊!犁花是人最离不开的花儿,它结出的果儿千种万种啊……
⑨“为什么呢!”对于父亲的这种解释,那时候的我是从来听不明白的。“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父亲不是个文化人,没有能让我心服口服的答案。可是等我长大,自己能掌着犁铧赶着黄牛开犁花的时候,突然间就明白了。那一天,我代替父亲开了一晌犁花。汗水一串串地往黑黑黄黄的犁花中跌落的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了犁花为什么能结出千千万万种果儿了。因为,犁花是在农民父辈们的汗水中盛开的,犁花是开在农民们用生命赋予的承诺之中的。
⑩我们会在夏天看到犁花盛开的地方泛起滚滚的麦浪,我们也会在满世界飘香的秋天看到犁花盛开之处长出了一派喜悦和收获。我们的地里有犁花的影子,我们的餐桌有犁花的甜香,我们的生命里更有犁花在鲜艳地盛开。
⑪我不知道用何种语言才能描述犁花的魅力,然而,我们的心田里却真真实实地有犁花盛开。春天啊!我的父老!我的至亲!我们的心田不能没有犁花盛开啊……
(1)作者回忆了童年哪些有关犁花带来的乐趣?请简要概括。
(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犁花就会首先在春风荡漾的地方露出半张羞涩的脸。(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句的妙处。)
②犁铧走处,一朵朵,一团团、湿漉漉、黑黑黄黄的犁花就接连地盛开了。(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⑥段中,作者用“它”代指“春狼娃儿”,却用“她”来指称犁花。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阐明你的理解。组卷:226引用:5难度:0.3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1)请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③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⑤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4)请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组卷:9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