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2021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5/10/29 2:0:37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69引用:9难度:0.7 -
2.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9 -
3.选出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17引用:7难度:0.3
二、语言表达
-
5.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组卷:27引用:6难度:0.6 -
6.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5个字。
11月16日,由国家电影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主办的2019“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颁授仪式在杭州市江千区举行。此次活动共收到合格剧本1039部,经过多轮评选共产生34 部入选作品,获奖剧本中,现实题材25部,历史题材6部,动画题材2部,科幻1部。《生生不息》等5部作品荣获“优秀电影剧本”;《我是大师兄》等9部作品获得“创意电影剧本”;《阳光照进戈壁滩》等20部作品获“潜力电影剧本”。该活动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旨在促进创作繁荣,发现培养编剧人才。组卷:1引用:3难度:0.9
三、默写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2)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3)杜牧《阿房宫赋》文采焕然,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组卷:41引用:5难度:0.9
四、文言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注],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注]三川,古韩国要地。下文中“屯留”“南阳”“南郑”“宜阳”均为韩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B.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C.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D.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有“诛杀”“声讨”之意,文中指后者,与“口诛笔伐”中的“诛”含意相同。
B.九鼎,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现常喻为分量重。
C.戎狄,先秦时期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西戎和北狄的合称。
D.“拔一国”的“拔”指攻取,与“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含意是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惠王欲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主张伐韩,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
B.张仪提出伐韩的措施,分析伐韩的意义,并反驳了司马错伐蜀的建议,认为伐蜀距离王业太远。
C.司马错认为攻打韩国、劫持天子不一定能获利,又可能招致不义之名,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
D.秦惠王最终决定采纳司马错的建议,率兵讨伐蜀国,于当年十月平定了蜀国,派陈庄担任蜀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②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5)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组卷:3引用:1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