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12/28 22:0:3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29引用:4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167引用:2难度:0.6
  •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9
  •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8引用:5难度:0.7
  • 5.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98引用:2难度:0.8
  •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0引用:2难度:0.8
  •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01引用:2难度:0.9
  • 8.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492引用:6难度:0.7
  •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570引用:2难度:0.9

二、课内阅读。

  • 10.阅读完成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返回)
    B.猛浪若(飞奔)
    C.互相邈(高)
    D.流飘荡(随着)
    (2)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县到桐庐一百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诗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树上蝉儿一声又一声地叫着,山中的猿猴的啼叫却没有蝉声响亮)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填空题。

  • 11.文学常识填空。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
     
    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
     
    ”,开创一代诗风。

    组卷:149引用:4难度:0.9

四、翻译。

  •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奇山异水,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2)负势竞/横柯
     

    (3)天山共/巧言令
     

    (4)一许里/猿则叫无绝
     

    (5)急湍箭/可爱者
     

    (6)鸟相鸣/之者不如乐之者
     

    (7)蝉则千转不/人志短
     

    (8)与朱元思/孤常读
     

    组卷:55引用:2难度:0.8

十一、文言文阅读。

  • 35.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因驭黄檗人往,不二,山中人王维白。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足下温经
     

    ②饭讫而
     

    仄径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3)选段哪几句写了作者想象中的春光?
    (4)“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这四句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好处?

    组卷:117引用:3难度:0.8
  • 36.根据课文《核舟记》内容填空。
    (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组卷:298引用:2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