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过关练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           ,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           ,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            的。
          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
    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
    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
    B.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
    C.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
    D.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B.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C.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D.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组卷:73引用:35难度:0.7
  • 2.仿照示例,把艾青介绍给同学们。要求既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其性格特征。
          (示例)他是“新闻全才”,秉笔直书,抨击丑恶。他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之花,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邵飘萍。

    组卷:1引用:4难度:0.7
  • 3.《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学习这种写法,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组卷:7引用:7难度:0.6
  • 4.调整下面语段的语序,使其句式整齐,逻辑合理。
          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坚定者、搏击者,而犹豫者、懈怠者、畏惧者不会被等待。要想有分量,就要向前奔跑;用力活着,才能抵达。愿光明的前途属于你,愿你青春灿烂。

    组卷:10引用:4难度:0.6

四、高考练

  • 12.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组卷:248引用:5难度:0.5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组卷:3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