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实验中学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1 2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2分)
-
1.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氧化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iO2超分子纳米管
石墨烯发热服A用作涂料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有电热转化性能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已知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
3.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13引用:8难度:0.9 -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5.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
①H2O2+I-=H2O+IO-慢②H2O2+IO-=H2O+O2+I-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6.某液态烃的球棍模型为:
,有机物R与该烃分子式相同,且结构中有四个甲基。下列有关R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大题,共58分)
-
17.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58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
反应Ⅲ:CO(g)+2H2(g)⇌CH3OH(g)△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
(2)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Ⅰ,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
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4)对于反应Ⅰ,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A.不同条件下反应,N点的速率最大
B.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增大
C.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D.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5)若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 3:1的 H2 和CO2发生反应Ⅰ,则图中M点时,产物甲醇的体积分数为组卷:24引用:2难度:0.1 -
18.碳是地球上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碳可以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图1所示是一种嘌呤和一种吡啶的结构,两种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①嘌呤中所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②嘌呤中轨道之间的夹角∠1比∠2大,解释原因
③吡啶结构中N 原子的杂化方式
④分子中的大π键可以用符号π66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该嘌呤和吡啶中都含有大π键,请问该吡啶中的大π键表示为
(3)碳可形成CO、CO2、H2CO3等多种无机化合物。
①在反应CO 转化成CO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分子中孤对电子数不变 B.分子极性变化
C.原子间成键方式改变 D.分子的熔沸点变大
②干冰和冰是两种常见的分子晶体,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干冰
③H2CO3与H3PO4均有1个非羟基氧,H3PO4为中强酸,H2CO3为弱酸的原因
(4)在2017 年,中外科学家团队共同合成了碳的一种新型同素异形体:T-碳。T-碳的结构是: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4 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如图2.已知T-碳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T-碳的密度的表达式为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