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模)

发布:2024/12/10 19:30:2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当已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欲转换至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需要旋动的结构依次是图中的(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糖原与核酸均是以小分子为结构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但糖原无法作为遗传物质,原因是糖原(  )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3.在“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的实验中,若要观察并判断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应选择的指标有(  )
    ①紫色深浅的变化
    ②原生质层长度与细胞长度的比值
    ③各细胞的大小差异
    ④原生质层所占面积与细胞所占面积的比值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4.如图显示已采摘的番茄在2种包装内的生理指标变化。据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保鲜效果最好的措施为(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如图所示的“人造细胞”,其“膜”上有纳米通道。在一定条件下,人造细胞外的物质可经通道持续进入细胞内并储存起来。该种人造细胞模拟了细胞生理活动中的(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6.下列对真核细胞内部分结构位置关系的描述中,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功能相适应的有(  )
    ①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②部分内质网紧贴细胞核
    ③高尔基体周围有泡状结构
    ④线粒体分布于细胞各处

    组卷:27引用:3难度:0.7
  • 7.在细胞内,下列生理过程不能为ATP合成提供能量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8.海参离开海水时会发生自溶,即构成体壁和肠的蛋白质、糖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程度受到温度、pH、盐度的影响。据此推测,促使海参“自溶”的物质最可能是(  )

    组卷:35引用:4难度:0.8

二、综合题(共60分)

  • 24.基因工程与疫苗研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致死性疾病,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耐药结核病不断出现。我国科研者研制出了一种重组耐药卡介苗(RdrBCG),即在原有卡介苗的基础上引入Ag85B和Rv2628两个新的基因,用于辅助治疗耐药结核病。

    (1)在重组质粒建构过程中,使用到了限制酶Pst I。结合图示所给酶切位点(灰色底色)等信息,写出重组质粒的制备过程:
     
    。(书写时限制酶可仅保留首字母,如限制酶Pst I简写为酶P)
    (2)将野生结核菌接种在含有多种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培养基中,最终筛选出了一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材料。下列对于该耐药菌获得的过程说明正确的是
     
    。(多选)
    A.培养基中的药物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变异
    B.培养过程中结核菌的变异结果多样
    C.耐药结核菌在培养基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存活
    D.培养基中的药物加剧了结核菌的突变速率
    (3)对免疫缺陷小鼠接种RdrBCG,下列实验结果能说明RdrBCG安全性的是
     

    A.肺部检测到Ag85B、Rv2628稳定表达
    B.肺部提取物经培养可见结核菌菌落
    C.小鼠未患结核病且存活
    D.脾部提取物经培养可见结核菌菌落
    (4)为检测RdrBCG是否具有辅助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效果,以用耐药结核菌感染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应选择的实验组有
     
    。(填写编号)
    ①接种RdrBCG的小鼠
    ②接种普通卡介苗的小鼠
    ③药物治疗+接种RdrBCG
    ④药物治疗+接种普通卡介苗
    ⑤不作处理的被感染小鼠
    ⑥药物治疗被感染的小鼠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25.人类遗传病
    “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指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胚胎是否异常,是减少出生缺陷儿的有效方法。一对健康夫妇曾有一个脊肌萎缩症(SMA)患儿(夭折),为SMN1突变基因纯合体。该夫妇希望通过PGD生育健康子女。
    (1)遗传咨询是PGD标准化流程的第一步,为推断“夭折患儿的致病基因为自身突变还是来自父母”提供依据。下列调查结果和推测正确的有
     
    。(多选)
    A.女方的家系中未发现患SMA的个体,故患儿的致病基因为自身突变
    B.男方的父母均过世,故无法推测患儿致病基因的来源
    C.女方的父母均未患SMA,但不能排除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D.男女双方家系中均无SMA发病史,但可能代代有SMN1突变基因携带者
    SMN1突变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遗传咨询后,对该夫妇进行SMN1基因检测,发现夫妻二人均携带SMN1突变基因;同时,鉴于男方家系不完整,故对男方的精子采样检测,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测得知该男性5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如图所示,箭头所指为易位处。
    (2)男方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易位并未影响该男子的发育,主要是因为5号和14号染色体间片段“换位”后,单个细胞内基因的
     
    。(填写编号)
    ①数量没有改变
    ②种类没有改变
    ③顺序没有改变
    (3)理论上,该男子产生不携带SMN1突变基因且染色体正常的精子的概率最低是
     

    (4)利用PGD筛选出了不含SMN1突变基因的胚胎并移植,该夫妇生育的子女是否一定健康?请结合图和遗传病预防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