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多彩的光(一)[第一节-第四节]》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8/16 13:0:1
一、选择题
-
1.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其原因是发生了( )
组卷:1006引用:10难度:0.7 -
2.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组卷:738引用:9难度:0.9 -
3.关于如图甲、乙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4.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组卷:1810引用:20难度:0.5
四、实验探究题
-
1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
(2)上述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4)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组卷:14引用:3难度:0.6 -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1)实验器材选用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玻璃板与纸面 。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想要判断蜡烛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的办法是 。
(6)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成像外,还可以 。组卷:10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