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一中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是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有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离不开翻译质量的提升。新媒体时代,需要加强翻译研究,提高翻译质量,增强沟通和交流效果。
          对中国翻译界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开放的精神,正是翻译的精神诉求。打破隔阂,开阔视野,促进理解与交流,拓展思想疆界,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互学互鉴,丰富与繁荣世界文化,是翻译的价值所在。翻译的使命就是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新媒体语境下翻译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多维度特征,翻译在其路径、形式、方法、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对外翻译是融通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转换器”,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形成对外国人来说有吸引力的话语表达,用他们能听懂能理解的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是衡量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面对翻译在新时代和新技术下的种种变化,我们应准确把握翻译的本质,科学地为翻译定位,充分认识翻译内涵,切实从思想上正视翻译活动。
          提高国际传播效能,要求译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切实提高翻译质量。不少人以为学过外语就能做翻译,由此造成想当然的、随意的翻译比比皆是,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提高翻译质量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为提高中国话语域外传播效能,译者要有高度责任感,只有苦练内功、站稳立场、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要树立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在语言和知识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认真负责、字斟句酌的译员与草草了事的译员相比,其译文质量大相径庭。要树立对翻译的敬畏意识,译者一定要端正态度,以国家尊严、民族利益为重,切勿急功近利。当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对外翻译时,要果断拒绝,切不可敷衍塞责,胡乱翻译,害人害己。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翻译过程是一种“再构思”“再表达”和“重构”,加强对国外受众的心理、修辞和思想研究十分重要。对外翻译既要站稳立场,也要考虑中外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审美心理、价值观念和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更要重视汉语与外语在哲学基础、句子结构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思维逻辑和用语习惯等层面的差异。
          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故事能否传播出去,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高翻译质量,对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摘编自张法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翻译质量提升》)材料二:
          近来,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方式和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受到多方面好评。自2018年七夕首演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还登上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它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聘请了外国汉学家翻译字幕。
          加快提升中国戏曲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出去”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当务之急。翻译是戏曲“走出去”不可逾越的第一道门槛,因为看不懂曲词和道白,外国观众就无法理解剧情。目前国内戏曲演出有英文字幕的还是极少数,个别配了英文字幕,但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翻译工作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译出来就万事大吉,质量好坏、效果如何没人管,以致外宣场合闹笑话还浑然不知。殊不知,戏曲翻译因对译者的汉语理解水平和外语表达水平、对戏曲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以及自身素质与综合修养等各方面能力要求甚高,因此翻译难度极大,能够担此重任的译者寥寥无几。
          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从剧目编创之初就高度重视字幕翻译这一关键环节。英文字幕聘请了英国汉学家郭冉(Kim Hunter Gor—don)来翻译,在演出现场多个地点都安装了汉英对照字幕或嵌于花窗之中,或立于假山脚下,与剧情场景完美融合。郭冉来自英国苏格兰,从小喜爱戏剧,曾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昆曲演出史与传承。他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并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南京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研究昆曲清唱,现在昆山杜克大学任教,主讲中国研究与表演学。他的戏曲翻译经验丰富,翻译过十多部昆曲大戏(如《邯郸梦》《桃花扇》《春江花月夜》等)。像郭冉这样的汉学家,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专门从事中国昆曲研究,同时又占据外语表达的先天优势,并且熟悉西方受众的心理,邀请他加入到中国戏曲翻译队伍,无疑是中国文化“借船出海”的明智之举。
    (摘编自朱玲《戏曲“走出去”,当有国际范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打破不同民族间的隔阂,促进其文明的交流互鉴,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是加强翻译研究,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B.进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使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面临新挑战,翻译的路径、形式、方法等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
    C.目前戏曲翻译质量差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翻译工作未受到应有重视,而译者自身素质与综合修养等方面的能力较低。
    D.聘请对昆曲有深入研究同时又有外语表达优势的汉学家郭冉任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翻译是明智之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综合国力已明显提升,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地位并不相称,这需要翻译界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B.有些人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对外翻译工作时,因为怕伤脸面而不能果断拒绝,结果造成译作质量低下,可能害人害己。
    C.目前,我国推介到国外的戏曲有不少尚未配上英文字幕致使外国观众丝毫看不懂剧情,这影响了中国戏曲的向外传播。
    D.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汉英对照字幕,或嵌于花窗之中,或立于假山脚下,花样之丰富受到了朱玲的赞美。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说法,进而引出了论点。
    B.“转换器”与“最后一公里”的比喻,使对外翻译的功能、作用得到了非常形象化的表达。
    C.材料一的第三自然段到最后一自然段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而全文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
    D.材料二第二自然段批评的翻译现象,与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翻译形成了鲜明对比。
    (4)材料二的内容经过提炼概括后可以作为论据放进材料一,为什么?
    (5)中国戏曲学院打算把传统戏曲《花为媒》推介到法国,那么,学院所选择的译员,除了有深厚的法语造诣之外,最好还要达到哪几条要求?请简要概括。

    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皮影戏
    孙荔
          老吴头站在孙子柱子的空床前,叹口气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一脸的失望。柱子偷偷地跟着同村的建军一起去省城里打工了,老吴头本指望他的皮影戏绝活传给柱子,可柱子硬是不愿意学。
          一次老吴头教柱子唱《霸王别姬》,柱子跟着唱了几遍烦了,说现在这皮影戏都成老古董了,年轻人没谁看,看的也就是几个老年人,又挣不了钱。老吴头一脸愤怒,说王八羔子,皮影戏是咱们家的祖传。
          柱子说,什么祖传不祖传的,反正我不喜欢,然后他纵身一跃,跳到院子里的围墙上,然后又一跳,跳到房顶上,柱子毕竟年轻,身手敏捷。柱子站在房顶上说:爷爷,你再让我学唱,我就从这房顶上跳下去。老吴头一脸惊恐,一脸无可奈何地说:我这是为你好,为你将来有个谋生的手艺。老吴头小心翼翼地收拾一张张皮影,像对待宝贝似的对待它们。老吴头走村串乡,整年在外面游荡,这么多年,他是靠皮影戏养活一家人的。老吴头的皮影人都是自己亲手设计的,亲手雕刻的。所以老吴头对皮影人分外有感情。有一年发大水,老吴头爬到大杨树杈上,手里抱着的是皮影箱,像抱住命根子似的。
          老吴头每到一个村头,把行头一摆,小铜锣儿咚咚地欢快地一敲,这时村子里的人三三两两地围拢过来,那时村子人没什么娱乐。当老吴头见周围围得像一堵墙,他便开始忙碌了,三英战吕布、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只见那幕布上的人影儿嬉笑怒骂,戏耍打斗,形态如真人般惟妙惟肖。
          连女人的衣袖抹泪、梳头、挽髻、插簪及穿衣等系列动作,都干净利索,生动形象,人们真不相信这一切是由几根竹竿子操纵出来的,大家啧啧称奇。
          戏演完了,又瘦又黑的老吴头,从影幕后走出来,弯腰双手一拱,看客们都伸手朝自己衣袋里掏钱,多少老吴头也不计较。
          传说日本人驻扎在一个古镇上,邀请老吴头去演皮影戏,正当日本人看得如痴如醉时,游击队与老吴头里应外合,一举端掉一个小队的日本人,从此老吴头神秘地失踪了几年。当有人问老吴头有没有这事,老吴头只是嘿嘿笑两声,也不说有,也不说没有,让人如坠云端。
          一直跟随老吴头的是一个麻婆子,麻婆子做些杂活。戏里的人物男角声音洪亮浑厚,女角细声柔美,那些动物的声音也活灵活现,如狗叫、鸟鸣、马嘶、鸡啄食及鸟扇羽等,无不让人叹为绝技。
          麻婆子像一个忠实的影子一直跟随着老吴头,后来人们才知道,那皮影戏后,千变万化的声音,竟来自不起眼的麻婆子,麻婆子死后,老吴头似乎伤了元气,仿佛皇帝丢了半壁江山。在此以后,这些声音都是老吴头一人完成,这些技艺如同传家之宝,老吴头想一定要传下去。
    《霸王别姬》柱子虽然不认真学了,但也学得差不多了。老吴头再让柱子学唱《三英战吕布》,柱子头一扭,硬硬地说,这还有完没完。
          气得老吴头脸红红地说:你学到的只是谷仓里的一粒米,早呢。柱子转身跑到村子后头的建军家,两人猫在屋里叽叽咕咕像男女谈恋爱,没人知道他俩谈了些什么。只知道隔了一天,两人一同在村子里消失了。
          柱子到省城后担心爷爷焦急会急出病来,就把手机号托建军的奶奶送给老吴头。老吴头给柱子打电话说,收玉米时一定要回来,回来后再跟我学皮影戏,柱子为哄爷爷高兴,在电话那头爽快地答应了。
          老吴头走出院子,月光照得地上一片白,如同下了一层霜,忽然感觉自己一个人的院子格外冷清荒凉,老吴头的儿子有病早早地离开了他,儿媳改嫁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是老吴头一手把柱子拉扯大的。
          这天孤独的老吴头和几个老人在一起说说唱唱,也许年龄大了油枯灯尽,一句“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我与那桃园弟兄论短长……”没唱完,忽地身体一晃,只觉眼前一道白光,老吴头就跟着那白光,进入了无底的深渊,连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
          柱子从省城回来了,泪眼汪汪,他要为爷爷举办葬礼。当下葬的那一刻,柱子忽然说,慢!我要为爷爷唱一曲,以让他老人家在地下安宁。
          只见柱子一脸的泪水,嘴角抽搐着,一脸悲苦地唱道: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
          那箱皮影道具柱子一直保留着,像是保留着与爷爷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选自《短篇小说•原创版》2021 年第 7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吴头靠演皮影戏养活了自己养大了孙子,他长年累月走村串乡,“游荡”一词可看出他谋生的艰苦与辛酸。
    B.演完戏,“看客们都伸手朝自己衣袋里掏钱,多少老吴头也不计较”,这体现了民风的淳朴,艺人的厚道。
    C.人们不相信舞台上呈现的一切是由“几根竹竿子”操纵出来的,这表现了老吴头皮影戏技艺的精湛。
    D.麻婆子死后,老吴头“仿佛皇帝丢了半壁江山”,可见老吴头对麻婆子用情至深,但并不影响其对皮影戏的热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吴头“见周围围得像一堵墙”便开始忙碌,侧面交代了来看皮影戏的人之多,凸显村民对皮影戏的喜欢。
    B.小说用“传说日本人驻扎在一个古镇上”这段补叙富有传奇色彩,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而且丰富了老吴头的形象特征。
    C.月光笼罩下的院子像下了一层霜,环境描写衬托了老吴头内心的孤独,也能读出老吴头对皮影戏未来的担忧。
    D.小说情节松散,叙事因素淡化,即使柱子上房、老吴头抗日的情节也不跌宕起伏,体现了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3)拒绝继承皮影戏的柱子,为什么一直保留爷爷的皮影道具?
    (4)小说通过老吴头、柱子和观众与皮影戏之间的故事,分别表达了哪些关于如何传承传统艺术的深入思考?请简要分析。

    组卷:43引用:3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年纪越衰老,就越皮肤不鲜嫩舒展,这是由于皮肤在老化的原因。皮肤不断再生毛发愈合伤口的再生能力主要源于藏在表皮和毛囊中的皮肤上皮干细胞。但在衰老的过程中,这些干细胞会逐渐衰竭,导致表皮变薄、伤口愈合缓慢、毛发稀疏且变白。
          科学家在皮肤干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应激动员机制。这种应激动员机制可以临时强化皮肤对抗外来损伤的能力。可是,皮肤干细胞并非永动机,不断的应激动员会使皮肤干细胞愈来愈少,最终衰竭。
          研究团队提醒公众,从皮肤和毛发衰老的机理来看,通过防晒和涂抹护肤霜来减少外界对皮肤的刺激无疑是好办法;无论年纪大小,都应当少熬夜、保持规律作息,这也是恰当的“护肤”。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纪越衰老,皮肤就越不鲜嫩舒展,这是由于皮肤在老化。
    B.年纪越衰老,就越皮肤不鲜嫩舒展,这是皮肤老化的原因。
    C.年纪越大,皮肤就越不鲜嫩舒展,这是由于皮肤老化的原因。
    D.年纪越大,皮肤就越不鲜嫩舒展,这是由于皮肤在老化。
    (2)请针对上述各段内容,各写一个疑问句,并使这三个疑问句在内容上形成递进结构。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组卷:4引用:3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也许在历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人的美从未展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撼动人心。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苏炳添的身体线条,赛艇姑娘们的小麦色皮肤,举重运动员李雯雯的可爱笑容,孙一文持剑上场时明亮而坚毅的眼神,打破了标签式的审美观念,让曾困于“外貌焦虑”的网友们直呼“奥运会狠狠地修正了我的审美”,也让大家多了一份对审美的再认识。
          以上材料,给你们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