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六盘水五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政府所追求的“老城市新活力”梦想似乎也不再遥远。但遗憾的是,即便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的流失依然严峻。在以往的城市更新中,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信仰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常常被漠视或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遗憾。
成都的宽窄巷,据说是蓉城的会客厅。它既是当地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也是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街区。走进宽窄巷,会看到许多牌匾,上面写着关于房屋历史的介绍。这些牌匾作为街区记忆的“讲述者”,本应如实反映原屋主的身份,但有时候牌匾仅仅作为装饰物存在,内容完全失真,甚至张冠李戴。曾经宽窄巷里一个牌匾的牌文,把巷子里一位业主胥女士的曾祖父写成了她奶奶的丈夫。后来景区进行了改正,但结果又把胥女士的奶奶又写成她公公的女儿,怎一个“乱”字了得!
上述并非孤例。在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如果稍加留意,都不难发现类似的错漏。这些乱象不仅暴露了管理者的粗心,更反映出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的迫切性。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新而更新吗?如果是这样,一切推倒重来即可显然不能如此。城市更新,说到底是为了保持城市的活力,延续城市的生命力,而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除了硬件,更在于文化和历史。比如,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个体记忆的碎片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一群无根的建筑物。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把诗歌和建筑这两者看成是克服人类遗忘的有力征服者。从这个角度讲,每一栋历史建筑就好比一首珍贵的诗,历经岁月沧桑,最终汇成城市的史诗。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因此,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如何重建城市记忆?首先,要从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开始。今天,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由来和名字,因此,抢救历史记忆,为历史建筑建档,是我们重建城市记忆的当务之急。其次,寻找老建筑的故事和街区的传说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史,通过文字、图象等形式还原历史现场,让历史记忆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另外需要指出的,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一座活态的博物馆,都应得到重视,无论是王宫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关于它们的记忆并无贵贱之分。因此,我们不能只保护名人故居等著名建筑却忽视民宅民居。
要实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还要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既要保护遗产的外部物质形态,也要培育它内在的文化价值;在更新形象的同时,更要让它与日常生活发生联系,恢复其社会功能。
(摘编自袁瑾《重建城市记忆刻不容缓》,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等记忆仍然没得到更新。
B.宽窄巷中,本应如实反映原屋主身份的牌匾因其装饰功能导致内容失真。
C.城市更新的灵魂是记忆重建,而文化和历史主导着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
D.重建城市记忆,名人故居和民宅民居的保护都重要,不过前者更为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叙述重建城市记忆的时代背景,接着连续发问,分析问题。
B.文章以宽窄巷牌匾内容的乱象为实例,说明重建城市记忆的迫切性。
C.文章围绕“文化创意”,从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和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D.文章在阐述重建城市记忆的迫切性后,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所追求的“老城市新活力”“梦想与城市更新”的内涵有偏差,没有完全实现。
B.约翰•罗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里认为,“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C.保护珍贵的历史建筑就是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应该有针对性,不能“一视同仁”。
D.重建城市记忆应该抢救历史记忆,为历史建筑建档,把城市内在、外在的价值一起留住。组卷:6引用:3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气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地球系统能量调整的过程。地球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地球表面被大面积的海洋覆盖,因此海洋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海洋中热量的变化,能够直接加热或者冷却空气,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并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更远区域的大气活动,进而对远程的天气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变化状况。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之一便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当热带洋面温度超过26.5℃时,大量高温高湿的空气流入低压涡旋中心,这些空气在辐合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大量凝结潜热,为台风提供了初始能量。台风在热带海洋上生成以后,通常一边高速旋转一边向陆地移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动能,因此台风要维持并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海洋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汽和热量。全球每年生成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其中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目最多,因此我国也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根据其变化周期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几个季节或者几年以下的年际变化和10年以上的这种长期的年代际变化。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的影响。热带太平洋是影响全球年际气候异常的主战场,其海温变化主要呈现2~7年周期的冷暖位相转换,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别对应我们熟知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根据热带太平洋海温增暖(变冷)中心的位置,厄尔尼诺、拉尼娜又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种。当传统的东部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不仅能够影响沃克环流引起热带大西洋、印度洋海温的增暖,还容易激发大气波动,将能量向更远的地方传播。例如引起北美冬季气温出现东北暖、西南冷的分布;使得亚洲夏季风减弱,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但是中部型厄尔尼诺,在上述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因此,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的气候影响也是目前学术界深入研究的话题。拉尼娜产生的气候异常基本与厄尔尼诺相反。
由于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的海温变化呈现出60~80年周期的年代际冷暖位相转变特征,因此在影响年代际气候方面,大西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时,会引起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欧亚大陆所有季节气温偏高,海陆温度差异在夏季增强,冬季减弱,因此亚洲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冬季的显著增暖就与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有关,是人类活动和北大西洋海温增暖相叠加的结果。随着未来北大西洋海温转入冷位相,我国冬季变暖趋势有望放缓。
海洋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有着巨大的热容量,能够吸收和存储大量的热量。海洋面积辽阔,海水蒸发能够输送大量的水汽进入大气层。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含量的分布。海洋和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影响天气和气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海洋是天气气候的主导者毫不为过。但是气候变化也对海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温升高、海洋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环境的变化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天气气候异常,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节能减排,减缓海洋环境的变化,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刘婷《海洋,天气气候异常背后的主导者》,《气象知识》2021年7月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地球系统能量调整导致天气气候变化,而海洋中热量的变化会对远程的天气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B.一个区域短时间内大气变化状况称为天气,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就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
C.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称为气候,根据其变化周期长短,可将其分为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气候两种。
D.中部型厄尔尼诺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在相同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引起学术界关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这些语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海洋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B.我国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全球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尤以西北太平洋数目最多,而我国正处于太平洋东海岸。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影响,作者分别举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和热带太平洋这两处海洋进行说明。
D.作者先总说天气气候变化与海洋的关系,再从天气和气候两个角度分别说明海洋对天气气候异常的影响,最后又作了总结,论证结构非常清晰。
(3)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文末画横线句子所作推断成立的理由。组卷:2引用:3难度:0.6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醉米酒
杜官恩 宋红莲 卖米酒的丁嫂,经常被人叫作“虰虰嫂”。“虰虰”就是那种下雨前,在屋门口飞得特低的蜻蜓。本无他意,但跟丁嫂的模样一结合,就能明显看出来,是说丁嫂身材矮小,长得瘦削,说话的声音也不大。但丁嫂很乐意接受,人家说得贴切,谁叫自己还姓丁来着?
最近,虰虰嫂也想给米酒起个名儿。按照吆喝惯例,应该是“米酒,米酒,某某米酒”。
有人说:“你的名儿已经够响亮了,不必再打广告,照样卖得出去。”
虰虰嫂指了指旁人的电喇叭说:“想用上它,图个轻松。俺也要跟上时代不是?”
以前,虰虰嫂蹲集市串街口,靠的都是她那细嗓门甜叫声。虽然清晰入耳,毕竟传得不远,“开拓力”不足,稍显欠缺。
有人说:“这还用想啊,就叫‘虰虰米酒’就成。”
做米酒,是个很普通的手艺。平原水乡的农家,人人都能做,自给自足。不喜糖的人,可以加水煮着吃。喜欢糖的人,则可以直接生吃。冬天煮沸,喝一碗热心暖胃。夏天冰冻,喝一碗,嗓子眼滑爽一条路。
但要真正拿到街上卖钱,一般人又缺乏耐心了。酒曲子要做一大堆,天天要锯柴升火。天天煮糯米,时时盯火候,软了不行,硬了不行。做出来了还要推出去卖,人忙得像陀螺转。
虰虰嫂的儿子就看不来这门生意。他埋怨母亲,“忙死人,又赚不到两个钱。”
所以,儿子自己开水果超市。哪怕收入不怎么样,也一直躲避着,不想插手母亲的小生意。
虰虰嫂也不管儿子的嫌弃,依然做了米酒去卖。
虰虰嫂卖米酒,不是天天走重复的路,而是将所有地方分成了许多条线,四五天一个周期,循而往复。每天就那么多,想着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卖完,不出左右。虰虰嫂这些年,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恰到好处。
儿子的水果超市要死不活。只有虰虰嫂的三轮车,天天准时出发,准时回家。儿子一闹亏空,没有生活费了,全靠虰虰嫂卖米酒维持。
儿子要关水果超市,虰虰嫂说:“别关,房租我来出!”
虰虰嫂针对儿子的情况,又开发出了新产品。说是新产品,其实也非常简单。虰虰嫂买了两个冰柜,将米酒放入,像冷饮一样,顾客可以当场吃。虰虰嫂对儿子说:“你跟我就在屋里招呼。有人就卖,没人就玩,这还不轻松?”
每天外出卖完米酒,虰虰嫂也不回家,就坐在儿子水果店的门口。将三轮车摆在树荫底下,她坐在旁边,按照已经形成的固定间隔频率吆喝,“米酒……米酒……”。嗓音线性,穿透力像针。过往的行人,不时停下来和她搭讪。
“虰虰嫂,你怎么在这里卖了?你搬到这里来了吗?”
虰虰嫂回答:“是啊,这是我儿子的水果店,是自己的位子,不愁人撵。”
“那,想买不是随时可以来了吗?”
“随时来,随时有。”
有人来买,虰虰嫂会引进水果店,从冰箱里拿。如此这般,为水果店引来了不少顾客。
生意看似有一搭无一搭,不过,积少成多,月底下来,比儿子光卖水果的收入还是强了很多。儿子知道虰虰嫂想买一个电喇叭,便立马给她买了一个。儿子说:“你把它放在这儿替你喊,是一样的。”
有一天,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走过来:“虰虰嫂,我给你想了一个蛮好听的名儿。”
这是虰虰嫂的一个忠实顾客,特别爱生吃米酒,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买两回。
虰虰嫂笑了:“说说看。”
男子说:“就叫它‘不醉米酒’吧。”
虰虰嫂问:“是怎么想起来的?”
男子说:“昨天中午,我喝过米酒,正想午睡,却突然有事,我忘记喝过米酒了,直接开车出门。等碰到交警才反应过来,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我听你说过,你的米酒不是酒,不醉人。交警一查,嘿嘿,还真没事儿。我觉得,你这种米酒就是好,爽劲儿浑身跑。如果像有的人掺便宜酒进去,我就完了。今天特来感谢你的。”
“啊,是这样啊。不醉米酒,这名儿听上去倒是挺顺溜的。”
男子又买了两大提米酒,虰虰嫂甚至还加送了一大提,作为酬劳。
虰虰嫂也觉得“不醉米酒”合乎心意。就用电喇叭录了,“米酒……米酒……不醉米酒”反复播放。
此后,虰虰嫂就一直使用电喇叭代替她叫喊,穿行在大街小巷和东南西北的集市菜场里。
销量大了,儿子不老实了,又动起歪脑筋。糯米可以大量采购,但顾客喜欢吃的“伏子酒”却只能在酝酿中产生,成本高。儿子准备用沸水煮白糖的方式,增量“伏子酒”。可以说成是新配方,不怕食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
虰虰嫂坚决阻止,“你把别人当傻子,首先你自己就是个傻子!”
儿子在虰虰嫂的教导下,学会了怎样做米酒,怎样卖米酒。
儿子那个门店维持了下来,一家人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虰虰嫂年纪越来越大,身上的病痛不可避免地多起来,再也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了。她终于将晃荡了半辈子的三轮车交到了儿子手里。儿子很顺利地接棒继续。
大街小巷,集市菜场,顾客虽然看不到虰虰嫂的人,但听得到虰虰嫂的声音,听得到“米酒……米酒……不醉米酒”的电喇叭吆喝声。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描写虰虰嫂卖米酒时哟喝声的特点,丰富了虰虰嫂的人物形象,虰虰嫂的“细嗓门甜叫声”穿透力强,吸引了许多顾客。
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交待了米酒良好的口感和繁琐的制作过程,这处插叙在文中很重要,它为下文虰虰嫂的儿子不愿意制作米酒作了铺垫。
C.“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康庄大道”褒词贬用,表现了对虰虰嫂儿子的讽刺。
D.小说中儿子的形象相对于虰虰嫂的形象更为饱满,因为儿子的人物形象避免了扁平化,他改掉了怕苦怕累、投机取巧的毛病,富有变化。
(2)小说中男子吃米酒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组卷:14引用:4难度:0.1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许多家长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压力反应会削弱孩子本就有限的自我控制能力,此能力通常
除了冷静,温暖和共情也很重要,它们可以向杏仁核发出危险不再的信号,杏仁核会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各用一句话,从如何化解孩子发脾气的角度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每处不超过20个字。组卷:3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长沙是一座许多异乡年轻人聚集的城市,他们占据长沙城市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每年春节,长沙都会迎来好几天近乎“空城”的寂静日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长沙“异乡人之城”的面貌。许多异乡年轻人在长沙生活打拼,而长沙的发展和壮大,其实也离不开这些人的辛勤付出。
材料二:2020年国庆档热门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在家乡云南古寨创业的故事,他们借助快递、电商和互联网,实现了改变家乡的梦想。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丁真意外在网络上走红,他放弃了娱乐公司的包装,“留守”家乡,白岩松评价说:“他干净的笑容让更多人关注了他的家乡。”
进入21世纪,有许多年轻人选择奔赴他乡,在异乡奋斗一辈子;也有许多年轻人选择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