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下列植物性状中,双子叶植物具有的是(  )

    组卷:29引用:9难度:0.5
  • 4.老师找到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当车  ③井底之蛙  ④瓮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

    组卷:12引用:9难度:0.5
  • 5.根据生活经验请判断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6.西双版纳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草,这种现象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7.斑鳖是我国特有物种,生活于江河湖沼中,以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时节,需要上岸晒背,产卵。它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在动物分类上斑鳖属于(  )

    组卷:17引用:3难度:0.5
  • 8.某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2.10cm、2.13cm、2.12cm、2.15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10.常州茅山地区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山桃、马尾松等.它们分别属于的植物类群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12.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10引用:2难度:0.5
  • 13.下列哪种动物在其一生中使用过三种呼吸器官(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40.为了验证“细菌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探究小组各抒己见,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方案 甲 组 处 理 乙 组 处 理 备       注
    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1、将同一树种的落叶均分为甲乙两组
    2、实验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
    并放在无菌条件下
    (1)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并只能滴加蒸馏水?
     

    (3)上表中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该方案中的对照组是
     
        (“甲”/“乙”).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4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常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湖水中的氧气减少,影响鱼类的正常呼吸而死亡。某同学想探究水中氧气的含量对金鱼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他提出的问题是:水中氧气的含量对金鱼有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略)
    ③指定计划:
    选取大小、生活状态基本相同的三条金鱼:1号,2号和3号金鱼:温度相同的三种不同的水:普通清水,煮沸后冷却的清水(溶入的氧气较少)、滴加少许植物油的清水(溶入氧气更少),实验中,每做一次更换不同烧杯,实验过程如下:
    统计
    水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1号 2号 3号 1号 2号 3号 1号 2号 3号
    普通清水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60
    煮沸后冷却的清水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
    滴加少许植物油的清水 198 187 190 192 185 179 197 183 172 187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之所以要取平均值,原因是
     
    。金鱼鳃盖每分钟运动最快的水质是
     
    。反映出水中含氧量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关系是
     

    得出结论(略)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