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求真中学)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默写.(34分)

  • 1.(1)
     
     
    。树树皆秋色,
     

    (2)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
     
    《登黄鹤楼》)
    (3)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都护在燕然。
    (4)
     
     
     
    ,云生结海楼。
    (5)孤山寺北贾亭西,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
    (6)庭中有奇树,
     
     
    ,将以遗所思。
     
    ,路远莫致之。
    (7)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8)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9)
     
    ,寄身于草野。
     
    ,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
     
    。(曹植《
     
    》)
    (10)《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11)《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现诗人思乡深情的句子是:
     
     

    (12)《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直抒胸臆,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13)《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组卷:41引用:1难度:0.9

二、文言文默写.(66分)

  • 4.《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3)最能体现苏轼与怀民心有灵犀的句子是: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5.《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3)正面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
     
     
    。”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本文中“
     
     
     
     
    。”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8)《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
     
     
     
     

    (9)作者以景作结,体现对自然山水留恋之情的句子是:
     
     
     
     

    组卷:20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