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9/12 16:0:8

第一部分(共24分)

  • 1.古诗文默写。
    (1)《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中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
     
     

    (3)《野望》一诗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达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
     
     

    (4)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
     
    ,瑟瑟谷中风。[刘祯《赠从弟》(其二)]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第二部分(共46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闻一多:一个时代的鼓手马识途      ①我的老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先生在参加完李公朴教授追悼大会后,返家途中不幸遇难。
          ②闻一多先生的音容形貌还那么鲜活地留在我脑子里。那些过往,仿佛就在昨天。
          ③一多先生风尘仆仆地从老远的昆明乡下下马村步行进城,到西南联大来给我们中国文学系的学生上“唐诗”来了。
          ④他的个儿不很高,有几分清瘦的身子装在那宽大的褪了色的蓝布大褂里,潇洒自如。他那过早脱去头发的脑门,配上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眼神,一望而知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学者。他的胡子不茂密,可是长得很长,大概留的年代不短了。
          ⑤他的手里攥着一个特大的蓝布口袋,那里面藏着他多年的心血和打开中国古代文化的钥匙。他从容不迫地向新校舍里东南角上一间破旧的泥坯草房走去。他抬头望着人,却并不和人打招呼,或者他还在梦幻中和庄子、屈原、杜甫这些古人一起神游吧。
          ⑥他走进教室,在小讲桌前坐下来。他把老怀表摸出来放在桌上。时间还不到,他摸出他黑亮的烟斗来点上。选“唐诗”这门课的本来只有十来个学生,可是教室里早已座无虚设。有的就坐在窗台上,有的站在后边,连窗外也站了一些人,旁听的比选课的多了几倍。我是选“唐诗”的,来迟了一步,也只好站在后边了。
          ⑦上课的钟声响了。他立刻从大书袋里摸出讲稿来,开始讲课。他并不照本宣科,往往是不看稿子,越讲越远,越讲越自在。用那充满激情的调子,诗意般的言语,给我们讲杜甫的“三吏”“三别”,用生动的形象展示在你的眼前,把你带到古代的社会里去。
          ⑧但是他并不是想把我们拉回古代,把我们带进故纸堆里去,用一字的考证获得学术上的稀有荣誉,叫你在蜗壳里自我满足。
          ⑨他却用历代人民的悲惨命运来引出对于今天现实的留心,他愤愤地说:“杜甫描写的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你们仔细张开眼看看,这却是写的眼前抗战时期的事。比唐肃宗那时更卑鄙更无耻。”于是他讲一件国民党军队拉壮丁的事。他说着说着站起来叫:“这样无法无天,还成什么国家?这是什么“国军”?这是土匪,比土匪还土匪!”
          ⑩这是在讲唐诗吗?有的教授也许认为不是的。但在这教室里听讲的学生却认为是讲了最好的唐诗。听的人越来越多,窗户外都拥不下了。
          ⑪他说他在编一本《现代诗抄》。朱自清教授给他一本田间作的诗,就是田间在抗战初期和在解放区写的那些激昂的诗,有的人称之为“楼梯诗”。他说几年没有看新诗了,乍一看,吓了一跳。他想,这叫诗吗?再看,才恍然大悟。他说:“这不仅是诗,而且是擂鼓的声音。”
          ⑫于是他擂起鼓来。他亲自朗诵一首田间的长诗《多一些》。他朗诵得真好,那么激昂而有节拍,就像一声声的鼓点,就像为配合解放区军民英勇前进的步伐而敲的鼓点。念到后来,他更激昂了,像一头雄狮抖动着头发和胡子,大声地吼了起来:“呵枪!呵刀!呵祖国!呵人民!
          ⑬他极力称赞这样的诗,他说这样的诗是时代的鼓声,这样的诗人是时代的鼓手。他兴奋地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来赞美这样的诗:“沉着的”“庄严的”“雄壮的”“勇敢的”“浑厚的”“猛烈的”“刚毅的”“激动的”“粗犷的”“急躁的”“横蛮的”“倔强的”“男性的”……
          ⑭然后他慨乎言之:“我们的民族正走到我们历史的转折点,我们要一鼓作气渡过这个危机,完成独立建国的大业。”他大声呼吁:“这是一个多么需要鼓手的时代呀!我们要有更多的这样的时代的鼓手!”
          ⑮我们听他朗通田间的诗,也跟着激动起来。在我们的面前,分明站着一个兴奋得面孔发红,每一根头发、胡子的末梢都在颤抖的鼓手,在奋力地擂着战鼓,鼓舞着人们踏着他敲起的鼓点子前进。
          ⑯他的每一句朗诵的诗,他的每一句激昂的话,才真正都是沉着、庄严、雄壮、勇敢、浑厚、猛烈、刚毅、激动、粗犷、倔强、男性的。他才真正是一个鼓手,一个时代的鼓手!(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上课的过程,其中叙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⑥段和第⑩段两次写听课学生之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好在哪里。
          他朗诵得真好,那么激昂而有节拍,就像一声声的鼓点,就像为配合解放区军民英勇前进的步伐而敲的鼓点。
    (4)阅读选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他才真正是一个鼓手,一个时代的鼓手!”

    组卷:2引用:1难度:0.5

第三部分(共5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国庆佳节来临之际,街道上五星红旗飘扬、彩带飞舞,全国上下欢庆祖国华诞,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幸福感。你是怎样度过国庆佳节的?你在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请以“我的国庆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600字以上。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