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九年级(下)月考科学试卷(3月份)

发布:2024/12/5 18:0: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20 年 8 月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 EDOT(即 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有关 EDOT 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Au)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3.孙悟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4.新冠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很多,其中一种路线称为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将新冠病毒中提取的S蛋白植入流感病毒中制成,可起到既防流感又防新冠的一石二鸟作用,需要接种两次。下列关于这种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5.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6.2020年疫情期间,深圳机场员工近千人参与献血,创下疫情期间人次最多的团体献血记录。若其中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用B型标准血清测定,只有乙、丙两人发生凝集。已知乙只能接受丁的血,那么甲的血型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7.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的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组卷:67引用:8难度:0.5
  • 8.如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N2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 CO2 N2
    吸入气 21% 0.04% 78%
    呼出气 16% 4.0% 78%
    肺泡气 14% 5.6% 78%

    组卷:45引用:1难度:0.5
  •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木块、两端连接细绳,细绳通过滑轮分别与不同个数的钩码相连,此时木块恰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及细绳自重。则剪断木块右侧的细绳后(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10.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 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
    C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D 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组卷:7引用:3难度:0.5
  • 11.思思用弹簧测力计、烧杯、适量的水测量大樱桃的密度,烧杯的重力为G0、底面积为S。如图甲,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数枚大樱桃的重力为G。如图乙,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如图丙,将大樱桃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取水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当物体离透镜8cm时,在光屏上将(  )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 36.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某草木灰浸出液的溶质主要成分是K2CO3,还可能含有少量K2SO4、KCl。
    (1)为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是否含有KCl,可向浸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取上层清液,加入
     
    溶液后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2)为测定草木灰的浸出液中K2CO3的含量,在烧杯中放入草木灰的浸出液20克,分6次向浸出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出溶液总质量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添加次数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10
    溶液总质量 30.00 40.00 49.56 58.68 67.80 77.80
    分析数据可知,浸出液中开始加入稀盐酸时,并没有气体生成,这是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时可分为两个步骤,先进行的反应为:K2CO3+HCl═KHCO3+KCl,再进行的反应为:HCl+KHCO3═KCl+H2O+CO2↑。求:
    ①第1次加稀盐酸10克充分反应后,生成KCl的质量为多少?
    ②原草木灰浸出液中K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7.“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水循环的过程②水在蒸发时将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保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离不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持循环体系中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请你说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
     
    (列举两项)。

    组卷:7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