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发布:2024/6/18 8:0: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安徽历史文化闻名全国,下列艺术品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3.生活中,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钴酸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4.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5.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点击化学”的三位化学家,二苯基环辛炔-羧酸(化学式为C19H15NO3)是一种“点击化学”标记试剂。下列关于二苯基环辛炔羧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6.暖宝宝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取暖用品,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针对其成分和发热原理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探究暖宝宝中铁的存在
(1)小明将暖宝宝中的粉末倒在滤纸上,然后用磁铁吸引,发现有大量黑色物质被吸引。小明据此推断该黑色物质是铁粉,但立即被其他同学否定,你认为被否定的原因是
(2)将磁铁分离出来的黑色物质等量分成两份,加入两只烧杯中,然后分别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发现黑色固体均全部溶解。
①加入稀盐酸的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②与硫酸铜反应时样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得出结论:暖宝宝中的黑色物质是铁粉。
【任务二】认识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3)小组同学分析认为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利用袋内的铁粉与
(4)某品牌的暖宝宝外包装袋使用不透气塑料的目的是
【任务三】探究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对发热的影响
小芳发现市售暖宝宝的成分中含有NaCl和活性炭,于是设计了图1装置进行探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将5g铁粉和2g活性炭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的同时将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5)根据图2,分析t1~t2s温度明显变化的原因:
(6)根据图3,分析t3s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17.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中碳酸钠的含量,取21.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2.7g。
(1)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若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则可能的原因是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