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河北省承德一中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的又一次破坏性试验,更是一场我们无法逃避并且必须考好的大考。这样的大疫造成了一种独特的非常态,它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题材,是2020年报告文学写作的一大热点,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写作者,以各自的取景和笔墨,叙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故事。其中有疫情暴发之初病毒的肆虐和生命的羸弱,也有由生活的流速突然降减应急而形成的艰难与焦虑,更多的则是对生命第一、人民至上,举国奋力驰援湖北、保卫武汉等真切场景、感人故事的摄取和报告。大疫终将过去,而这些存录了抗疫现场的报告文学,也会因为它存活了一段艰难而温馨的历史而具有珍贵的价值。
          闻令而动,驰援湖北武汉,是抗疫报告文学作品的主题句。张培忠和许锋的《千里驰援》、李琭璐的《我来自北京》等作品分别记叙了广东、北京等地第一时间派出援鄂医疗队,紧急赶赴抗疫前线参与救治的事迹,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千里驰援》是这类作品中较早推出的一部,它以钟南山在武汉封城前数天的行程和活动、“团圆夜亦是出征时”、春节正是医疗队“战时”等的散点速写和病区改造、危重病患抢救等镜头的特写,写实了广东“逆行者”的效率和仁爱。《我来自北京》中的“我”其实是一个复数“我们”,“我们”中的刘颖、金建敏、王洁等北京医生、护士,以各自都有的“奋不顾身的理由”,选择人生的“最美逆行”。当病人由医生衣服上的名字,查到“医生来自北京”时,“眼睛就突然亮了”,这些具体细节的表现力、感染力跃然纸上。
          还有一种写作或许更具特质,那就是援鄂医生的亲历写作。《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是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她将自己特殊的经历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作品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与抗疫一线相关者具体而细微的叙事。“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迎面,人心可鉴。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感奋的闪光人物,在他们自带光源的抗疫故事中流溢出人性美好的粲然。熊育群的《守护苍生》,主人公是战“疫”中的钟南山。抗击“非典”时67岁的他临危受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已是84岁高龄的他再度披挂上阵,“他劝别人不要去武汉,他却去了。明知道老年人最易感染”。作品通过“天下救人事最大”“仁心乃本心”“敢医敢言是天性”多侧面典型情节的描写,垒筑起钟南山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而弥坚的精神丰碑。李春雷的《铁人张定宇》,深情记写作品主人公大山一样的坚守,钢铁一般的意志。张定宇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同时又是一名行动受限的渐冻症患者。作品用一系列独具人物个性的语言和细节,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人民英雄”的鲜明形象,唤起读者内心庄严的崇高感。
          反映抗疫的作品,题材主要集中在武汉主战场,但各地的写作也有不少值得关注。何建明的《上海表情》《第一时间》等作品,其价值既在抗疫之中,也在题材之外。作品以一个作家的观察与体验,叙写面对重大疫情,上海人民抗疫的灵敏度、精准度和从中显示的人性的温度,同时又是一份真实生动地展示疫情大考中上海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就的现场报告。
    (摘编自丁晓原《时代新潮激扬中的多声部交响》)材料二:
          好的抗疫文学作品,模糊了人们的身份界限、空间界限,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类处境的深邃思考,促使读者反思自我的行为与观念。不少抗疫文学作品记述了人间的美好情感,记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生与死的搏斗。贺拉斯曾说:“无论风暴把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这种豪迈气度,作为生命意志的反抗,着实让我们感到目前与疾病激烈的对峙,维护了生命的价值,是一种清醒的反抗意识。不少文学作品突出以向上的姿态与疾病搏斗,有激情,有担当,书写着胜利的希望,闪耀着勇敢的光芒。
          抗疫文学作品是命运主体书写,也聚焦书写命运群体,更是对社会文化、现实疫情的体验。因此,抗疫文学不仅是对真实疫情的记录与再现,还要将个体命运放置在群体命运中书写。中国人历来有很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危急时刻,绝不向命运低头。抗疫文学通过灾难叙事,激发出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凝聚力,进而深化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抗疫文学只有将个体、群体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才能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对时代做出准确记录,才能摸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脉搏,才能提升为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才能强化文艺的思想引领功能,才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
    (摘编自李雪《用文学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一场对人类的重大考验,抗击疫情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视窗。
    B.抗疫文学中的报告文学在2020年表现突出,写作者们以各自的视角和文字,叙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故事。
    C.无论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还是普通的医生、护士和患者,都成为抗疫文学着重表现的对象。
    D.2020年疫情重灾区在武汉,抗疫主战场是武汉,自然,抗疫文学的创作者除了散见于其他地方外,主要集中于武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体现在一些抗疫文学作品中,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宝贵财富。
    B.《我来自北京》侧重于群体刻画,《铁人张定宇》侧重于个体塑造,但在表现抗疫精神上,却又殊途同归。
    C.抗疫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们运用了散点速写、镜头特写、细节展示等技巧。
    D.表现勇敢抗击疫情、书写必胜信念的抗疫文学能够激励中国人民同困难进行斗争,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抗疫文学的一项是
     

    A.广州粤剧院演出的以广州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为主角的粤剧小戏《巍巍南山》。
    B.《光明日报》发表的刘诗伟、蔡家园创作的报告文学《生命之歌--武汉抗疫记》。
    C.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醒龙等60余位作家创作的抗疫主题诗文集《战“疫”之歌》。
    D.新浪微博联合新浪读书出品的记录普通医生、志愿者等不同角色的《武汉抗疫日记》。
    (4)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角度概括抗疫文学应具备的两个特点。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组卷:35引用:10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凤凰嘴
    范子平
          ①那是个油菜花灿灿的明媚春天,在交通运输公司宣教科的几个女人,一个比一个漂亮的女人们,就热热闹闹地呱嗒呱嗒地侃起了大山。
          ②张珍妮的丈夫是自来水公司的副经理,张珍妮说,他的先生天生爱吃,在家里三天两头是买肉做肉,烘烤、清蒸、红焖啥都做得像模像样、色香味俱全,业余时间都弄这上边去了,上个星期天,他爱人专门到市委招待所里跟厨师学做烤全羊。
          ③毛蓁蓁的丈夫在供电公司宣传处当副处长,毛蓁蓁接着说,她的那住光吃不做,可吃得下色、上一周为了吃一盘正宗的清炖野甲鱼,专门领她跑到一百多里外的万弦湖风景区。
          ④俗话说最后出台的是压轴戏,生来啥事都不好落到人后头的姜芸芸对这个话题最后说话,但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说,现在条件好了谁不爱吃爱喝?俺家的先生每逢过星期,每逢节假日就领着全家到省城吃大餐,省城有名的饭店都吃遍了。眼下吃惯了省城大饭店的鲍鱼米饭,生生上了瘾,三天不吃鲍鱼就胃痒痒。
          ⑤女人们就是争强好胜,但这场呱嗒嘴之后,张珍妮的丈夫做烤全羊的话,毛蓁蓁的丈夫领着吃清炖甲鱼的话随着风吹走了,只有姜芸芸全家成天到省城吃大餐的话迅速传遍全城。特别是她撇着小嘴说的那句“三天不吃鲍鱼就胃痒痒”一时成了全城的名言。这也难怪,吃烤全羊吃野生甲鱼毕竟不稀罕,但吃鲍鱼在这个县城里还是较为少见的,更重要的是三个女人中,只有姜芸芸的丈夫有实权,具交通局的一把手,正局长,咋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呢?
          ⑥这话传来传去终于传出了事情。听说是交通局内部也有人写信反映,县纪委来调查姜芸芸丈夫公款吃喝的事情,直到这时她的丈夫才知道她在外面吹牛吃鲍鱼的事情,气得他到家逮住姜芸芸就是一顿臭马、其实姜芸芸一共就吃过一次鲍鱼,还是她在省建筑公司的同学请客。虽说交通局长并没有领着全家用公款大吃大喝,但这公款吃喝的名声还是在小县城传了好长一段时间,更为严重的是,拔出萝卜出泥,纪委来调查的结果,把交通局小金库的事情弄了出来,几十万的小金库全部没收入国库,而且给局长来了个行政警告处分。
          ⑦有很长一段时间,姜芸芸都不大说话。但江山易改性难移,慢慢缓过劲来的姜芸芸又开始吹牛了,一次同学聚会能筹交错之间说起了建筑公司老总王老六,王老六承包了矿产局新行政大楼的建设,定金都交过了,但矿产局班子矛盾大,后续资金跟不上,现在工程进展不下去,弄得王老六把矿产局长臭骂一顿,说你要不当家就别跟我签协议!喝酒喝得红头涨脸的姜芸芸就说了,俺家那位在交通局威信高,吐口唾沫成钉!交通局要盖培训中心,这个推荐这个,那个推荐那个,俺家那位说了,别争,就是王老六!局里人提王老六公司的资质不够,俺家那住说,我啥也不看,我说王老六就王老六!协议签了,局里上上下下连个屁都没人敢放!
          ⑧谁知道隔墙有耳,不知道谁又把这件事给张扬出去了。全城都知道,交通局长盖培训中心大楼,说啥资质都不看,他说王老六就王老六,这不是暗中有交易吗?好几封举报信都过去了,纪委立案调查。调查来调查去,发现王老六仅仅是和交通局草签意向协议。一切都在前期摸底阶段,并没有姜芸芸说的那种胡乱拍板定案的情况。但是这样一闹大,交通局长就没法让王老六在交通局承包工程了
          ⑨交通局长更加生气,这一段时间回家老是板着个脸。姜芸芸知道错在自己,只好退避三舍,甚至,这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也不好意思声,上午正要去做家常饭,老公打来电话说到街上去吃大过你的生日。到了街上一个偏僻一些的酒店,老公又是点好菜,又是点生日蜡烛,叫姜芸芸好生意外。姜芸芸说,老公我向你认错,两次纪委调查都是因为我这张嘴-我这张乌鸦嘴!说完,伸出小手就朝自己那美丽的小樱桃嘴上来了那么一下子。
          ⑩交通局长忙抓住姜芸芸的手,放在自己的大手里摩挲许久才放开,又满满斟了一杯红葡萄酒双手端上说,芸芸今天我敬你一杯!一个祝你生日快乐,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感谢你的这张说话没遮拦的嘴,你不是乌鸦嘴是凤凰嘴,凤凰嘴!
    ⑪姜芸芸满脸通红说老公你讽刺我!
    ⑫老公说不是讽刺是真诚,现在王老六进去了,你知道他弄翻了多少人?咱城管局金局长、沙管局侯局长、土地局文局长都因为王老六进去了!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建委赵主任也进去了!还有几个在查着……想想王老六原来也是打算承包我们局培训中心工程的,要没有你在里边插一杠子,很难说我到时候能不能经得住诱惑,说不定我这次也得进去!纪委及时查查咱,看起来是坏事实际上是好事啊!能挡住不让咱往下坡滚!这个事情我越想越感谢你来,为我们美丽的凤凰嘴干杯!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三个女人的出场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重要人物姜芸芸压轴出场,前二者对她起到铺垫和衬托作用。
    B.本文情节波澜起伏,写纪委调查,一波接一波,此伏彼起,引人入胜,颇有小小说“尺水兴波”的特点。
    C.小说最后一段交待纪委反腐败成果,是全文点睛之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力重千钧,迅速升华文章主题。
    D.文中交通局长吃鲍鱼的事查无实据,胡乱拍板定案仅仅是个意向协议,说明交通局长清廉守法,经得起考验。
    (2)下列对文中⑨⑩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写交通局长特意找个酒店为姜芸芸过生日,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
    B.这两段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交通局长和姜芸芸的生动形象。
    C.在老公的意外之举面前,姜芸芸认错又自打嘴巴,说明她有愧心理。
    D.对交通局长一系列的刻画,目的是表现他的感激之情,体现他真诚坦率的性格特点。
    (3)本文以“凤凰嘴”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组卷:12引用:5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             ,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提取文中关键信息,尝试给“灭活疫苗”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

    组卷:33引用:15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漫漫求索中风雨兼程,在坚守初心中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描绘出一幅幅时代画卷,既是创业卷、奋斗卷,也是实践卷、辉煌卷。中华儿女筚路蓝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铸就丰碑。或“南水北调”“天堑通途”,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或“扫除疫魔”“脱贫攻坚”,一寸山河一寸情,幅幅画卷动人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拟举行一次以“百年画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