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1-2012学年浙江嘉兴秀洲区新塍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发布:2024/12/11 16:3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共80分.)

  • 1.联合国确定2011年为“国际森林年”,旨在唤起人们的意识,促进在森林管理、保护和开发方面开展全球性的活动,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森林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近来市场上出现了能补充人体盐分的饮品--盐汽水,你认为盐汽水的成分和普通汽水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  )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 3.近年来,一种新型简便的储氢方法应运而生,即利用储氢合金(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研究证明,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为储氢合金.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4.下列结构不能起调节作用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5.绘制图像是对物理过程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6.“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7.如图是木炭、铁丝、红磷、硫粉四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图,其中不属于它们产生的共同现象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8.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9.小明在家里整理厨房时,发现三种可用于科学小实验的物质:食盐、白醋、白糖.下面是他设计的利用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家庭小实验,能成功的是(  )
    ①检验洗衣粉中是否含SO42-           ②做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
    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钙          ④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组卷:3引用:4难度:0.7
  • 10.小明翻阅了哥哥的高中化学课本,得知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一段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瓶壁和瓶底出现了白色和黑色的粉末.通过该实验,小明总结了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11.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12.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四、分析计算题(34题6分,34题10分,35题8分,36题6分,共30分.)

  • 36.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提示:CaC2O4•xH2O的加热分解顺序是先失去水,变成CaC2O4;CaC2O4加热再分解成CaCO3和CO;最后是CaCO3的加热分解成CaO和CO2.)

    ①残留固体为CaC2O4时的温度范围
     

    ②计算CaC2O4•xH2O中的x的值为
     

    ③写出固体质量由10.0g变为5.60g时的化学方程式
     

    ④900℃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7.我省某汽车配件厂新购进了一批黄铜(铜锌合金).为了测定这批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化验人员将取来的样品先加工成粉末,然后利用该粉末与稀硫酸在烧杯内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其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在所进行的三次实验中,只有一次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黄铜样品是恰好完全反应的.请分析实验数据,并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g) 10.0 10.0 2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0 80.0 80.0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 109.8 89.8 99.8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组卷:6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