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趵突泉公园是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主体,并结合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独特的一种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 )一边是泉池幽深,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文集《漱玉集》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 ,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被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趵突泉赏菊由来已久。初寒乍暖,泉城最好的菊花汇集到风光秀美的趵突泉。万菊盛开,姹紫嫣红,各种菊花造型无不显示着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座座菊展棚内,菊花和山石、书画 ,如同一座座艺术精品展,令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波光粼粼 美轮美奂 相映成趣 拍案叫绝 B.浮光掠影 美轮美奂 相辅相成 拍案叫绝 C.浮光掠影 富丽堂皇 相辅相成 叹为观止 D.波光粼粼 富丽堂皇 相映成趣 叹为观止
A.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B.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
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独特的一种自然区域
C.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结合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独特的一种自然区域
D.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
B.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
C.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像一层薄薄的烟雾。
D.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趵突泉公园作为观光休闲、疗养娱乐的场所和生态保护区,是由其地质公园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B.作者描写趵突泉水,有动有静,有形有色,有虚有实,视觉味觉完美结合,再配以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描绘了一个奇妙的人间仙境。
C.趵突泉附近有名泉三十多个,构成趵突泉群,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的是漱玉泉。
D.本段文字从诸多角度介绍了趵突泉,除重点围绕“泉”进行自然景观的描述外,还介绍了它的人文景观。组卷:20引用:1难度:0.4 -
2.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对下列汉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9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9 -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 之列。
②乍看难以理解,细细 这句话,的确有道理。
③那位画家一定 画了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的教师们、宗教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每人都接到一份漫画。
④自然数的实物 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组卷:23引用:1难度:0.8 -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7.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大庾岭: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该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阳月:阴历十月。③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岭头”,南朝梁诗人陆凯有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雁是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春秋迁徙,按时回归,极易引发贬谪之人强烈的思归之心。
B.颔联直接抒情,诗人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不能像大雁一样在此停驻,回归遥遥无期。
C.诗人贬谪途中,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D.尾联虚写,诗人想象着第二天早晨遥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
(2)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但读者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下面的简析错误的一项是
A.所选意象大雁,在阴历十月这易思归的季节南飞,暗含着诗人思归却不得归的愁绪。
B.诗人把自己的境遇和大雁进行对比,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自己却行程未止,难以归乡,突出了诗人的愁思。
C.贬谪途中,孤寂凄冷,昏暗雾瘴,思乡之愁苦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貌似闲适之景,实衬愁苦哀伤之情。
D.诗人想象着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进一步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愁,以及贬谪远方的哀伤沉痛。
(3)与“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表现手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组卷:17引用:1难度:0.6 -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永安简平王高浚,字定乐,神武第三子也。初,神武纳浚母,当月而有孕,及产浚,疑非己类,不甚爱之。而浚早慧,后更被宠。年八岁,问博士卢景裕曰:“祭神如神在,为有神邪?无神邪?”对曰:“有。”浚曰:“有神,当云祭神神在,何烦‘如’字?”景裕不能答。及长,嬉戏不节。①曾以属请受纳,大见杖罚,拘禁府狱,既而见原。后稍折节,颇以读书为务。元象中,封永安郡公。豪爽有气力,善骑射,为文襄所爱。文宣性雌懦,每参文襄,有时涕出。浚恒责帝左右:“何因不为二兄拭鼻?”由是见衔。累迁中书监、兼侍中。出为青州刺史,虽颇好畋猎,聪明矜恕,上下畏悦之。天保初,进爵为王。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②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今因酒败德,朝臣无敢谏者,大敌未灭,吾甚以为忧。欲乘驿至邺面谏,不知用吾不?”人有知,密以白帝,又见衔。八年,来朝,从幸东山。帝作狐掉尾戏。浚进言,此非人主所宜。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浚寻还州,又上书切谏。诏令征浚,浚惧祸,谢疾不朝。上怒,驰驿收浚,老幼泣送者数千人。至,盛以铁笼,置北城地牢下。明年,帝亲将左右,临穴歌讴,令浚和之。浚惶怖且悲,不觉声战。帝为怆然,因泣,将赦之。长广王高湛进曰:“猛兽安可出穴?”浚有雄略,为诸王所倾服,帝恐为害,乃自刺浚。槊每下,浚辄以手拉折之。于是薪火乱投笼,烧杀之。天下为之痛心。
——节选自《北齐书•高浚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嬉戏不节 节:节操 B.由是见衔 衔:怀恨 C.密以白帝 白:告诉 D.谢疾不朝 谢:推辞 A.今因酒败德 余因得遍观群书 B.盛以铁笼 以刀劈狼首 C.浚惶怖且悲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D.天下为之痛心 不足为外人道也
A.①曾因请托接受采纳,被狠狠地处以杖罚,拘禁在官府中的监狱,不久被放回原地。
②二哥在以前的时候,处理的政务不是很少,自从登基以后,见识大大长进。
B.①曾因请托接受贿赂,被狠狠地处以杖罚,拘禁在官府中的监狱,不久被饶恕。
②二哥在以前的时候,处理的政务不是很少,自从登基以后,见识大大长进。
C.①曾因请托接受采纳,被狠狠地处以杖罚,拘禁在官府中的监狱,不久被放回原地。
②二哥在以前的时候,不是很明白事理,自从登基以后,见识大大长进。
D.①曾因请托接受贿赂,被狠狠地处以杖罚,拘禁在官府中的监狱,不久被饶恕。
②二哥在以前的时候,不是很明白事理,自从登基以后,见识大大长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B.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C.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D.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在文中指官职名,一般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郡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北齐时郡公为仅次于郡王的封爵,有实封、虚封两种。
C.驿指专供古代官员、商旅等人在途中休息、换马的地方,也可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D.槊是中国古代骑兵使用的重型武器,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是类似于红缨枪的攻击武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浚年幼聪慧,善于思考。小时候高浚因为聪明而改变了神武帝对他的态度;他提出的有关祭神有无的疑问,使博士卢景裕也无从回答。
B.高浚为人耿直,受到记恨。起初,因责备皇帝身边的人不替文宣帝擦鼻子而被记恨;后来直言劝谏皇帝不应嗜酒败坏德行,又遭文宣帝怀恨。
C.高浚为人宽厚,很得民心。在青州刺史任上,他宽厚而富有同情心,周围的人对他既敬畏又喜欢;后被朝廷拘捕,青州老老小小几千人哭泣着为他送行。
D.高浚因才殒命,结局悲惨。他被关在地牢铁笼之中,文宣帝本有赦免之心,终因担心其雄才大略会危害到自己而将他杀害。组卷:18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