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按照四部分类法,使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组成,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缛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经,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其他诸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 )。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之称。子,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 )、鲜活有力。集,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文化大厦,那么“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在其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部,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部,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的一切( )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美轮美奂的殿堂。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装潢 B.定海神针 生生不息 装修 C.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装潢 D.定海神针 栩栩如生 装修
A.按照四部分类法,使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B.按照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缛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C.按照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组成,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D.按照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明珠,从流派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等。组卷:65引用:2难度:0.5
二、(9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欧洲 系统名称 北斗 GPS 格罗纳斯 伽利略 频段 使用码分多址技术 固定频段 使用频分多址技术 使用码分多址技术 开发应用历程 2000年建成北斗一代,2012年北斗二代投入运营 20世纪70年代开发。1994年全面建成,目前研制第三代GPS 20世纪80年代开发。1995年投入使用 2002年批准,2008年开始建设,2015年欧洲发射两颗伽利略导航卫星 卫星数量 35(静止轨道、非静止轨道) 28(其中4颗备份星) 24(其中3颗备份星) 30(其中3颗备份星) 定位精度 军用<1m,民用<1m 军用<1m,民用<10 m 军用<1m,民用<10m 民用为主<1m
汉代《淮南子》记载:“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在指南针出现之前,古人就用“北斗星”指路。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走上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它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及导航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取材于陈忠贵《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材料三:
所谓的短报文,是指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之间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简单来说,使用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仅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用户不但知道“我在哪”,还能告诉别人“我在哪”以及“在干什么”。比如突发地震、海上遇险时,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况下,北斗短报文通信可以成为传递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最后保险。据了解,短报文通信功能是北斗区别于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的特有功能,是一种基础通信功能,在救灾减灾、野外救援、远洋渔业等行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共享单车是基于北斗建立更完善运营体系的典型案例。据了解,搭载华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并全面覆盖全国450余座城市。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围栏、入栏结算、停车指引、禁停区划设、定点停放等功能的实现,大大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对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仅是共享单车,众多行业在有了北斗技术加持后,都变得井井有条,且更加智能。
(取材于沈丛《不知不觉,北斗应用就在你身边》)材料四: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展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艰辛建设历程,刻画了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中国北斗》以北斗系统建设时间为横线、以各分系统团队攻坚克难为纵线,讲述了中国北斗人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书作者表示,希望通过真实讲述,讴歌新时代北斗精神,鼓舞人们走好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航天强国的新长征。
(取材于《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出版 讴歌新时代北斗精神》)(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等,被确立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目标。
B.从开发应用历程看,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发应用晚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目前研制第三代GPS。
C.从定位精度看,我国“北斗”系统并不逊于其他三家卫星导航系统,尤其是民用方面,已经大大超出了美、俄两家卫星导航系统。
D.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相关表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用户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传递求救信息。这是北斗区别于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唯一优势。
B.在华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加持下,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投放量已突破500万,且全面覆盖全国将近450座城市。
C.《中国北斗》展现了北斗人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北斗系统建设时间、各分系统团队攻坚克难构成了全书的纵横线索。
D.作者通过创作《中国北斗》,讲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艰辛建设历程,希望以此鼓舞人们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航天强国。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以“北斗星”指路,而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为“北斗”,这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B.“北斗”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及导航服务,这意味着中国将占领全球卫星导航服务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C.众多行业在北斗技术加持下变得井井有条,且更加智能。北斗系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先锋。
D.在北斗系统研制中,我们形成了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等内涵丰富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它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组卷:27引用:1难度:0.5
三、(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者邪?非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抑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岂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得而患失者,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注】①圬,泥瓦工人用的抹子;也可用作动词,指抹墙。下文的“镘”与此相同。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业之 业:职业 B.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约,简要 C.取其直虽劳无愧 直:报酬 D.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 畜:养活 A.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吾皆赖之 杳不知其所之也 C.吾之心悯焉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D.若立吾家而力不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A.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B.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C.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D.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王承福选择做“泥瓦匠”的原因是
①丧其土田,手镘衣食
②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③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④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⑤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⑥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④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承福是一位有战功之人,可以做官却放弃官职回到家乡,靠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用他的人的家中。
B.王承福认为自己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也是可以的,能力不足而成家就会劳力劳心,而圣人也既不可以劳力,也不可以劳心。
C.王承福看到了有些富贵之家的房屋会变为废墟的现象,他认为这可能和这些家庭的主人选择了与自己才能不相称的事却充居高位有关。
D.本文虽为记叙文,却有着较强的议论性,其记述简明扼要,叙中有议,论说有理有据,作者最后以自鉴作结,实际在规劝世人,意味含蓄。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②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韩愈对王承福的评价。组卷:32引用:1难度:0.6
六、(10分)
-
8.新华中学的校报一共有四个专栏,请结合专栏名称,仿照表格里的句子,将主题内容部分补充完整。
要求:专栏2和专栏1中的句子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专栏3和专栏4中的句子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专栏名称 主题内容 专栏1 校内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 专栏2 法制教育 专栏3 摄影专栏 专栏4 文学园地 诗情抒写,品千姿百态美文章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七、作文(60分)
-
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天各种“声音”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窗外的虫鸣鸟语,街市中的叫卖吆喝;饭桌上家人的欢声笑语,教室里师生的唱和呼应;古代先贤穿越时空的高歌呐喊,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时代强音……声音是一种载体,我们要关注声音,更要思考声音承载的情感或哲思。
关于“声音”,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组卷:18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