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九年级(上)质检科学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3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消耗功率最大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4.归纳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5.如图,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水平面上移动相同距离停下,则( )
组卷:52引用:4难度:0.5 -
6.如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水 溶液的质量 B. 水 溶液的pH值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7.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不溶解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组卷:73引用:3难度:0.5 -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开始运动,甲球由静止释放,乙球以一水平初速度抛出。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5 -
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10.小金利用如图装置来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瓶中煤油的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瓶中电阻丝的大小关系为R1>R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6难度:0.5 -
11.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 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加稀盐酸,直到刚好无气泡产生 组卷:16引用:5难度:0.5
四、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有6个小题,其中30题32题各7分,31题8分,33题10分,34题6分,35题12分,共计50分)
-
34.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素中,不需要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营养素是
(2)如果某人早餐之喝了一杯原为纯牛奶,那么C的成分是
(3)复方丹参含片是一种含化剂,能自人体舌下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效成分吸收完全、起效快,三分钟迅速解除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在临床应用中适用于急救、治疗和保健。该含化剂最终通过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35.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已知祝融号火星车机身是可升降的主动悬架结构,能自由转向,六个轮子均能独立驱动,火星车的质量为240kg,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火星车采用的材料中含有铝合金,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2)距离火星10千米的高空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打开,速度骤降,直至安全着陆火星,在此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重力做了多少功?(火星车质量不变,火星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三分之一,地球表面g=10N/kg)
(3)火星车上有太阳能光电板和锂离子蓄电池组,为火星车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和储备。
①太阳能光电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输出电压 150V 容量 5000mAh
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火星车太阳能光电板平均每小时每平方米吸收太阳能3×106J,它吸收的太阳能最终有40%转化为电能,如果每天光照10小时,其中40%电能用于对蓄电池充电,要将这四组蓄电池充电50%,太阳能光电板的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4)火星与月球的距离比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近。未来,假如我过客在月球基地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N号”,与在地球发射相比,运载火箭携带的燃料将大幅减少,请从能量的角度予以解释(写两点)。组卷:13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