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5/26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回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
    印度尼西亚有一万七千座岛屿。一半以上的人口(1.47亿)分布在爪哇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经济发达
    ②气候湿热
    ③土壤贫瘠
    ④开发较早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2.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16~17题。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组卷:2引用:0难度:0.80
  • 3.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读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材料二:如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按四大地区划分,图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有
     
     
     
    穿越本区东部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近年,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贵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4)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
     
    ,使甲地区河道
     
    ,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如图)。

    材料三:“南大荒”是指我国的云贵高原、广西和海南等地,这里地形崎岖。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规模农业生产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
     
    ,北方荒地属于
     
    。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
     
    (地形区)北部地区,“西大荒”位于
     
    (省级行政区)。
    (2)指出“西大荒”地区的气候类型,简要评价“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与不利的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如今的“北大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4)针对“南大荒”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请提出几条治理措施。

    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