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6/2 8:0: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能够反映季节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依据是(  )

    组卷:7引用:0难度:0.60
  • 2.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能够反映季节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林林爱好旅行,今年暑假他来到了某个城市,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居民一般傍水而居,门窗开得比较大,屋顶也多为斜顶,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据此,完成3~4题。
    林林所旅行的这个城市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90
  • 4.林林爱好旅行,今年暑假他来到了某个城市,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居民一般傍水而居,门窗开得比较大,屋顶也多为斜顶,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据此,完成3~4题。
    图中能反映这个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5.如图为台湾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关于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 24.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的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阅读青藏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游牧民族为抵御严寒天气,他们常以牲畜毛发为原材料,编织密度高、毯面薄、便于携带与运输的藏毯。旧时的藏毯展现出了一种古朴的美。一块藏毯,架起一座青藏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传统藏毯由纯手工制造,流程复杂、人力成本高、品质优、产量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近年来,青海和西藏将藏毯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通过借鉴先进工艺,推出一批机织藏毯,成本降低,质量也有保证,推动藏毯“飞入寻常百姓家”。藏毯产业的发展,还帮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A山脉,该山脉的名称是
     
    ;对河流B的研学中,考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B是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主题二:解码藏毯生产
    (2)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框图。

     
    ,②
     

    (3)有人提议传统藏毯价格高,今后应大规模发展机织藏毯。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3月至2022年10月先后5次到河南考察。河南某中学地理小组沿着总书记的脚步,对河南家乡开展研学活动。图1为河南省示意图和起垄种植红薯景观图,图2为红旗渠的位置图。

    [兰考:特色产业助脱贫]
    2014年3月和5月习主席两次到开封兰考考察。兰考曾经是有名的贫困县,如今一根红薯藤连起致富路。兰考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因地制宜种植红薯,红薯喜暖喜光怕冷,耐旱怕涝,喜疏松的土壤,可以一年两熟。(垄指乡村田间种植作物的土行,中间以土高高垒起来,高于两侧的土地)。2020年兰考红薯上榜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兰考县以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1)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封兰考位于黄河的
     
    (上、中、下)游河段。
    (2)依据材料,说出开封兰考县种植红薯的有利条件。
    [红旗渠:人工天河蔚为壮观]
    2022年10月28日习总书记来到安阳市林州红旗渠纪念馆考察。红旗渠是林县(今林州)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当地56.7万人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
    (3)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水资源的
     
    (“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
    (4)简述红旗渠的建成给林州带来的有利影响。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
    现在的红旗渠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
    (5)简述红旗渠景区发展红色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组卷:11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