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必修2《3.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

    组卷:43引用:19难度:0.7
  • 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15难度:0.7
  • 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
    R蛋白质R型
    R荚膜多糖R型
    RDNAR型、S型
    RDNA(经DNA酶处理)R型

    组卷:19引用:2难度:0.9
  • 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8引用:134难度:0.5
  • 5.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组卷:41引用:9难度:0.7
  • 6.图示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组卷:23引用:11难度:0.5

二、填空题

  • 18.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原因是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
     

    (4)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5)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19.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回答:
    (1)他们先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菌.
    (2)他们设计了两组实验,一组实验是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
     
    ,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
     
    ,该实验结果说明
     

    (3)他们设计的另一组实验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
     
    ,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
     
    ,该实验结果说明
     

    (4)与艾弗里的实验相比,本实验能充分证明
     
    ,因为在本实验中
     

    组卷:13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