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辽宁师大附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阅读(60分)

  • 1.文言文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是寡人之也。 过:过错。
    B.焉用亡郑以邻。 陪:陪伴,讨好。
    C.行李之往来,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D.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同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越国以鄙远”中“鄙”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以无人有间。
    C.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项伯杀人,臣之。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力而敝之。 若民,则无恒产,无恒心。
    B.今老矣,无能也已。 庖丁文惠君解牛。
    C.子亦有不利 用亡郑以陪邻。
    D.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还。 令张良留谢。
    (5)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大王来何操?
    (6)下列各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侯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从而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寡人,即寡德之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穀”,即不善。
    D.执事,指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您”。
    (7)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伯的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就霸业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承认秦晋之间在历史上的友好关系但时过境迁,不要只看眼前的形势,为挑拨秦晋关系做进一步的铺垫。
    D.若不圆泰,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晋国必将进而侵犯泰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二、名篇名句默写(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用“
     
     
    ”两句表达了心系天下、忧思时局的感受。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
     
    ”句写出了湖水的明净光洁和湖面的广阔;用“
     
    ”句写出了月夜下湖天一片澄明的美好境界。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两句借六朝旧事及眼前景色寄托内心惆怅之情。
    (4)《六国论》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古人的“
     
     
    ”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5)古典散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苏洵在《六国论》中以“
     
     
    ”两句回忆了先辈开创大业的艰辛。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指出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后人为他们悲哀,但是如果“
     
     
    ”。
    (7)《念奴娇•过洞庭》中“
     
     
    ”两句与《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意境相似。
    (8)在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具体地描写了楼阁外观设计的巧妙别致。
    (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即便“
     
     
    ”,这样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
    (10)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历来颇多赞语的“荆轲刺秦”事件,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批判态度:
     
     

    (11)通过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我们看到子路欲治理的是“千乘之国”,但他的态度让孔子不悦,因为“
     
     
    ”,只有曾皙的言谈得到孔子的称赞。
    (1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其原因是“
     
     
    ”。
    (13)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
     
    ”;苏洵在《六国论》中则认为“
     
    ”两种观点本质上都把原因归结在六国自己身上。
    (14)《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是:“
     
     
    !”
    (1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描写江山壮美的句子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变得更瘦、更匀称,使鼻子变得更高、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承认会编辑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