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省玉树州高考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国潮服饰成为时尚聚光灯的焦点。壬寅虎年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国潮服饰成为亮点;网络平台上,传统服饰文化频道聚集的用户数以千万计;时装周舞台上、商店橱窗里的国潮设计层出不穷……国潮服饰对中华优秀服饰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文化表达、设计赋能、科技支撑,带动服装界的流行新风潮,提升中国服饰国际影响力。
服饰往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尚,历史上大规模的服饰变化大多与文化思潮紧密相连。近年来,伴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成广泛共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应运而生。
国潮服饰以人们对中华美学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以当代国际流行风尚为基础,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构建视觉系统,回应并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国潮服饰多以彰显民族文化、追求原创个性为设计理念,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比如某品牌曾推出以乒乓球为设计要素的系列服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还有的国潮设计侧重焕新经典,比如将中国红和中山装相结合,对经典中山装式样进行时尚改良,也颇受人们喜爱。
今天,国潮服饰闪现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各种场景中,礼服、休闲服、运动服、家居服等各类服饰中都能看到国潮系列的身影。以醒目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运动服、印有民族特色纹样的外套,以及结合珐琅、绒花等传统工艺制成的首饰等,受到众多时尚爱好者喜爱。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环节中各代表团的引导员服饰也具有国潮特色:在寓意冬季的白蓝色调上,以连绵不断的传统回纹演绎雪花图案,以传统笔墨氤氲山水效果。引导员的虎头帽设计更是点睛之笔,蓝白相间的虎头造型出自河北民间剪纸,为整套服饰增添迎春之意。
国潮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活态传承,饱含时代记忆、文化基因、社会生活等内容,呼应着人们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热情,具有鲜明的主题。
文化基因主题注重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宝库,再以时尚形式加以当代展现,它可以是传统要素的原生态呈现,也可以是重组、再造与创新性表现。比如,某服饰品牌在背部设计上,以虎和鹤构成太极图案,威猛和空灵融为一体,既传统又前卫。社会生活主题则往往体现出设计者对当代生活的文化审视和艺术表达。比如某时装潮牌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通过服装图案、色彩、材料和装饰等设计手法来表现,用服饰语言为生活存照。一种流行时尚能否持久,往往取决于能否表现现实生活场景,回应人们的情感诉求。当代国潮服饰积极呼应着行进中的社会生活,体现出蓬勃的时代气息,富有旺盛的生命活力。
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有机结合,国潮设计对当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期待国潮设计继续助推服饰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国服饰文化续写新的光彩篇章。
(摘自卞向阳《服饰文化绽放新光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服饰成为时尚焦点是对中华优秀服饰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B.国潮服饰既回应了人们对中华美学的内在需求,又进一步改造了人们的审美。
C.礼服等各类服饰中都能看到国潮系列的身影,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增添了色彩。
D.国潮设计将古今中外的文化、审美等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们喜爱对经典中山装式样进行时尚改良的服饰为例,论证了国潮服饰流行的缘由。
B.文章列举礼服、休闲服、运动服、家居服等各类服饰,论证了国潮服饰应用场景的丰富性。
C.文章通过对比不同的服饰品牌设计,论证了国潮服饰表现社会生活主题比表现其它主题更为重要。
D.文章围绕我国服饰文化绽放新光彩的论题,具体论述了国朝服饰的创新性、丰富性和主题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服饰常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风尚标签,服饰随着文化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当前国潮服饰也是如此。
B.以乒乓球为设计要素的系列服装大受欢迎,表明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是产品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国潮服饰与人们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D.以当代时尚形式,对传统文化要素进行重组、再造与创新,才能表现国潮服饰的文化基因主题。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我们称之为同素异形体,柔软的石墨、坚硬的金刚石等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寻找有无可能用碳原子“搭建”出新型材料,“定制”出我们需要的新型碳材料。“对于制备纯碳材料,过去的思路一直是用碳原子作为基础单元去构筑。”郑健解释,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用C60分子替代碳原子作为基础单元,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通过掺杂金属镁将C60分子聚合起来,再通过有机阳离子切片策略把金属镁去掉,最终得到单层聚合C60。测量结果发现,这种新材料是典型的半导体,并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在约326.85℃下仍旧稳定存在。
(摘编自齐芳《我国科学家创造一种新型碳材料》)材料二: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像文身似的“电子贴膜”,被称为“电子文身”,可以舒适地佩戴在手腕上数小时,连续不间断地测量血压,精确度超过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同类设备。血压是心脏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在临床环境之外,很难进行频繁、可靠的测量。几十年来,基于腕带的设备一直是黄金标准,这些设备通过收缩手臂来提供血压读数。阿金万德说:“血压是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病,但传统的血压检查只能测量人在某个瞬间的血压,而且离开诊所设备也难测量血压。”贾法里指出,不经常测量血压,人们就无法对身体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研究人员解释说,这款电子文身的关键成分石墨烯是目前最坚固、最薄的材料之一,因此文身几乎没有重量。置于一种有黏性和弹性的材料内,材料包裹着传感器,可以舒适地长时间佩戴,而且不会四处滑动,有助于读数的稳定性。该设备通过向皮肤中注入电流,然后分析身体的反应(即生物阻抗)来进行测量。生物阻抗与血压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血压变化与血容量变化有关。但这种相关性并不特别明显,因此研究小组必须创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来分析这种联系,以获得准确的血压读数。
(摘编自刘霞《石墨烯“电子贴膜”能连续稳定监测血压》)材料三:
为应对冬奥会室外赛场低温环境,做好工作人员及设备的防寒保暖保障工作,利用石墨烯发热技术研发的保暖产品应运而生,发热围巾、手套、袜子等可为工作人员实现38℃~52℃温度调节,满足低温环境人员的保暖需求。石墨烯是“碳材料家族”中的一员,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而石墨烯发热服就是基于单层石墨烯材料的导热性和电子迁移率高且变化小的特征,在通电后将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保暖目的。除了为工作人员提供保暖外,冬奥期间对讲机、云转播包、手机、摄影机等专业设备也需要保暖。“配备石墨烯保暖设备,可以保障其在零下20℃正常开机使用。”据专家介绍,提升专业设备低温环境的工作效率和时长是石墨烯材料在冬奥会期间的另一个应用场景,可有效保障设备在低温环境正常运行。
(摘编自张佳兴《石墨烯发热技术为冬奥赛场留住温度》)(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文身”是石墨烯血压监测“电子贴膜”的形象说法,它可以不间断地测量血压,具有相对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B.血压是心脏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血压检查很重要,经常测量血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身体状况。
C.传统血压检查存在着在临床环境之外难以进行频繁、可靠的测量的局限,“电子文身”的运用可弥补传统血压检查的此种不足。
D.石墨烯是“电子文身”的关键成分之一,石墨烯坚固超薄,读数稳定准确,几乎没有重量,因此用户可以舒适地长时间佩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有意识地用碳原子“搭建”新型材料,我国郑健团队率先创造性地完成了新型碳材料的“搭建”。
B.单层聚合C60具有耐高温、稳定性高等特性,是典型的半导体新材料,它的某些特性正处于进一步合力研究中。
C.阿金万德和贾法里十分重视人的血压检测,他们指出“电子文身”获得的血压读数准确,终将替代传统血压检查。
D.石墨烯发热技术在冬奥赛场上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保暖服务,二是为专业设备保暖。
(3)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有何异同点。组卷:0引用:2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拉网号子
张炜 当年最难忘的娱乐,要算是学校宣传队的表演了,这在我们当时看来艺术性极高,甚至是精美绝伦。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新来的女教师,是她参加进来的缘故。女教师不仅会跳会唱,还会自创节目。她先是从海边渔民生活中取材作歌,然后又从全校挑选出最有潜质的少男少女,细细排练起来。我们学校宣传队在女教师的带领下,简直无所不能。他们独创的“鱼鼓歌”和“拉网号子”,在各种汇演中不断拿到奖牌,名声远播。有时他们还可以凭这样的招牌节目,代表整个园艺场、乡镇和矿区,到附近的部队去做拥军表演。
我们最大的享受不是在舞台上听“鱼鼓”和“拉网号子”,而是到大海边上去看真实的“拉大网”,听震天的拉网号子。
除非是海边的人,不然很难知道什么才是“拉大网”。那时还没有什么机帆船队,也没有其他先进的捕鱼设备,沿海村庄最有威力的捕鱼工具就是一面大网、两只舢板。那大网是用细棉绳织成的,用猪血浸透后,就不会腐烂,可以下海网鱼了。具体的捕鱼过程是:先由舢板载上大网驶进海中,在水中撒成一个大大的弧型,然后就在网的两端拴上粗绠——许多人在沙岸上排成两溜,在巨大的号子声中拉起来。
一个盛大的节日就这样开始了。只要是拉大网的日子,周围村子里的闲人就全围上来了。我们这些初中男生只要一有时间就往海边跑,去这个最吸引人的地方。那时我们恨不得停课,恨不得一天到晚盯住海上发生的各种奇迹。可偏偏是我们不在的时候,奇迹才会发生。惊人的传说源源不断,一件还未得到证实,另一件又传开了,弄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哪一件是真的、哪一件是假的。比如都在盛传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半夜里大网靠岸了,结果拉上来一个“人鱼”——它有人一样的脸庞,大眼睛,细细的胳膊,长长的手指——不同的是这手有蹼,身上也像鱼一样,有一层粘液。这个“人鱼”一离水就不停地哭,用带蹼的手搓揉眼睛。他(她)的哭声尖利极了,哭得人心里难受,于是海上老大发个命令,就把他(她)放了。
还有一次,大约是黎明时分,大网靠岸了:网里有一条特大的鱼精。这鱼精浑身黢黑,抵得上四匹马那么大,一离水就散发出逼人的酒气和腥气。它被拉上来的时候,还在呼呼大睡呢。当时所有人既惊吓又庆幸,说这一下等于逮住了多少鱼啊!有人主张趁它还没有睡醒赶紧动刀杀了,可以将肉一块块卖掉。可这事最终也还是被海上老大给阻止了。他认为海里精灵绝对不可招惹,任何不慎都会招来灭顶之灾。不仅要放它回海,还要口中不停地念叨,求它原谅拉鱼人的莽撞,不小心打搅了老人家睡眠,等等。
据海边人说,拉大网的最好时间不是整个白天,而是两个特别难得的时段:夜网和黎明网。他们说海里的鱼也像人一样,有个晚上打瞌睡、早上起不来的毛病——正在它们迷糊时,大网将其一下套住,再想逃也就来不及了。
夜晚是海边最热闹的时候。这里火把映得到处一片通明,人潮汹涌,真不知是从哪儿来了这么多的人。海上老大阴沉的面孔十分吓人,他看哪里一眼,哪里的人就不敢大声喊叫了。可是只要他的目光一挪开,呼叫声立刻又震天响了。因为这场面实在太惊人了,不由得人们不喊。
时至午夜,从沿海村庄甚至是南部山区来的买鱼人越聚越多。这些人携了篮子,背了口袋,一直站在海边,直眼盯着灯火辉煌处。号子声越来越响,这声音的强弱显然表明了用力的大小。拉网的人在大网就要接近岸边时,简直是没命地喊叫。他们为了起劲,有时故意将一个熟人的名字套进号子里一起呼喊,羞辱他。被骂的人火起,开始对骂,可惜他一个人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
大网靠岸时所有人都往前凑,探头看这一次神秘的收获。随着大网收拢,水族们密集得像稠稠的米饭一样,惹得人群高声大叫。鱼虾跳跃,甚至也像人那样尖叫。有一种身上带荧光的鱼,常常在灯火照不到的地方唰地一闪,引起一阵惊呼。
拉鱼的火把是特别制作的:一个小米斗大的洋铁壶盛满了煤油,上面插了胳膊粗的棉芯,点上后用一柄长杆铁叉高挑起来。这样的火把排成一长溜,使整个海岸亮如白昼。大网上岸后,有人立刻操起柳木斗,将挣挤窜跳的鱼虾一斗斗装了,提到一领领炕席子上。这时候,戴了眼镜、手拿一把算盘的老会计就出现了,他的身后跟着抬桌子和大杆秤的人——大杆秤足有半丈长,配有一只生铁大砣,由两个强壮的小伙子才抬得起。所有的鱼需经统一过秤,然后再开始零卖。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鱼铺那儿也在忙碌:鱼锅烧开了,大鱼似乎没怎么剖洗就被扔进了锅里。看鱼铺的老人在为拉网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夜餐。
(选自张炜《十年琐记》)(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网和黎明网拉上来的鱼数量最多也最大,因为这个时候大海中的鱼都在打瞌睡,犯迷糊,因而难以逃脱被网住的命运。
B.作者写故事很重视营造氛围,比如写鱼精出现的时间是在黎明时分,而不是在白天,这就给故事增加了更多神秘色彩。
C.本文细节描写出彩,比如写拉网号子就写到“有时故意将一个熟人的名字套进号子里一起呼喊”,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D.“鱼虾跳跃,甚至也像人那样尖叫”一句运用比拟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沿海村庄的渔民们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激动。
(2)海上老大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拉大网是“我们”最大的享受,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其魅力何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组卷:3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学家曾经从野外收集到大量白蚁进行观察,有的放在一起,使之成群,有的分开。成群的白蚁变得越来越友好而好动,不断地用触角互相接触。分开的白蚁又变成了另一种东西。① ,而不再互相接触。它们甚至互相咬掉触角的末端部分,以减少触动的诱惑。最后,暴躁易怒的白蚁终于安下心来,要在这种不利环境中过得好一点,它们开始准备产卵,并照顾新孵出的幼蚁。
② ,倒更像一个动物身上的一些部件。它们是活动的细胞,通过一个密致的、由许多蚂蚁组成的结缔组织,在一个由枝状网络形成的母体上循环活动。条条线路交织得这样致密紧凑,使得蚁丘具有一个生物的所有基本标准。③ ,能告知整个蚁丘关于外部世界的情况:食物的地点,敌人的接近,甚至太阳的方位。其他蚂蚁得知这些情况后,就会通过触角相互接触传递类似密码的信息,使蚁丘的各个蠕动的部件各种行为保持协调一致。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组卷:5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名叫余建春的农民工因为在卡迈克尔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的普遍关注,甚至被浙江大学教授请至大学讲台当众宣讲他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件引发强烈反响。农民工和数学天才,人们很难将两种身份重合在余建春的身上。有人质疑,一个农民工研究深奥的数学理论正常吗?是否有故作高深博眼球之嫌?也有人关心他的生存处境,不知道贫乏的物质生活能否支撑他的数学研究?还有人认为他的研究过于偏狭,显得那么不切实际。余建春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常说:“数学是我的兴趣,我从小就对数学保持着执着梦想,至于是否能被别人认可并不重要。”
以上内容具有启示意义,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3难度:0.5